考。
举个简单例子,记得小时候看电影电视时候,经常看到这样标语:“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当然,们现在不这样提,但是以前法治观念不强时候,这种说法很常见。当时,这句话如此大义凛然,看上去简直是天经地义——个人做坏事当然要“坦白”,这有什讨价还价吗?可是,直到有天,看外国电影,听到“你有保持沉默权利,但是你所说每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这句话,才意识到“坦白从宽”并非天经地义。现在,大家都知道,这是著名“米兰达警告”。可是第次听到这句话时候,并不知道世上还有什“米兰达警告”,只觉得脑袋里“咯噔”声,用们今天话来说,叫“三观碎地”——这个人是犯罪嫌疑人,居然还有“保持沉默权利”?沉默居然还可以是种权利?个人做错事,难道不应该老实交代吗?就算你没做错事,你交代清楚不就得吗?但是,不,至少这个世界上有部分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让人自证其罪是不人道,他们担心这种“坦白从宽”观念会造成或者恶化刑讯逼供,他们认为在强大国家权力机关和弱小被逮捕个体之间应该有个作为缓冲力量第三方,也就是律师。
这些观点对不对另外说,但是,解这些观点存在,对于开阔们视野非常重要。如果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电影情节,不知道“米兰达警告”存在,可能永远不会去思考“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样说法有没有问题,有什问题。
再举个例子。有个外国朋友在很多国家生活过,欧美、印度、土耳其、乌干达……在北京也住过三年。有次,和他聊天,他无意中提起:“北京是住过最安全城市……”他这句话说得平淡无奇,但是在脑子里又带来“咯噔”声。因为它不仅仅是个陈述,而且带来个问题:为什?为什北京成为个异常安全城市?这背后有没有政治逻辑?它政治逻辑又是什?如果是个从小在北京长大、从来没有去过其他国家大都市长期生活人,可能就不会意识到这点,更不会产生困惑,因为他会把都市安全感当作“理所当然”事物。深夜出门吃个小龙虾,泡完酒吧叫个车,清晨到公园跑个步,似乎生活“本应如此”。但是,们都知道,都市安全感并非“理所当然”。战乱国家就不说,即使是非战乱国家,比如墨西哥城、马尼拉、约翰内斯堡,甚至伦敦、纽约某些街区,你都不会认为凌晨或者深夜在大街上独自走路是个好主意。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其实有时候,没有比较也没有惊喜。
所以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