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拖拉机颠得很,避震能力很差。甚至怀疑,它可能根本就连避震系统都没有。人坐在上头,骨骼真会被震痛。在车斗左边架上坐会儿,终于受不摇晃和震动,干脆站起来,才发现站姿势最理想,最不怕颠。于是,就站在车斗上,双手紧紧握着车斗前头根横铁条,仿佛站在开篷吉普车上,像国庆日大人物经过阅兵台那样地站着,上石钟山去。
山中岁月长
在深山里,连大狗也很好奇。
上石钟山路很简陋,似乎才刚开辟不久,还是石子黄泥路,不过已可容许小轿车通行。走在这样路上,拖拉机每碰到块石头,便要大颠次。结果二十五公里路程,们走足足三个多小时,越过个又个山头才到,中途还得停下来休息好几次。没想到,这石窟建在如此荒凉山上。要不是它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想恐怕连那条简陋小路,也根本不会有。
石钟山果然没有让失望。它静悄悄地藏在深山中,没有什游客,幽静极。比起敦煌和云冈石窟那种人潮涌动盛况,真是冷清得很。那天下午,就只有个访客。负责售票开门,是个二十来岁年轻人,在悠闲地阅读本《法学概论》。“准备考大学。”他说。能够在这安静环境中读书,还真有点羡慕他福气。不过,他说,山区交通不便,他每个月只能下山次。山里伙食也不好。“菜得自己种,肉每星期才能吃次。”
位处深山石钟山石窟
石钟山石窟是唐代南诏时期到宋代大理国时期开凿。当年,徐弘祖(号霞客)先生曾经到过这附近,可惜据他《徐霞客游记》所说,他走错路,竟没有见到这些石窟。其实,山上石窟也并不多,比起敦煌和云冈少得多。目前只发现十六个,八个在石钟寺,余下在附近狮子关和沙登村,但精华全在石钟寺那八窟。其中,最吸引是第、第二和第八窟。
第窟《南诏王异牟寻朝议图》,和第二窟《阁逻凤出行图》,都是很罕见,雕刻得极为华美精致,而且更难得是,居然保存得那完美。这些石窟连照片也不多见。太珍贵,管理员也不容许拍照。难怪外界几乎不知道云南有这个精彩石窟。据管理员说:“来参观,绝大部分是研究中国艺术史和南诏史专家。”
第八窟更特殊,刻是个巨型女性生殖器,白族人称之为“阿央白”。据说,这种雕刻是种母系社会遗迹,在中国难得见。然而,回到香港后,见到位文物专家宋伯胤写篇文章《记剑川石窟》(《文物参考资料》九五七年第四期),他却对这雕刻有些生疑。他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