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旧佛像、罗汉像、高僧像,以及不明其意种种塑像中,找出自己喜欢东西来,是件非常有趣事情。倘若只是粗粗看便匆匆而过,仅仅会觉得“有好多佛像嘛”,便算完事,但如果假以时日,聚精会神逐欣赏话,就会发现每座塑像都有各不相同表情与姿势。
偶尔还会遇上仿佛为量身定制、魂魄都要被勾去塑像。遇到这样塑像时,就会忍不住打声招呼:“哟,你这家伙居然在这里啊!”多数都是颜料斑驳,表面发黑,边边角角缺块。其中还有鼻子和耳朵整个儿不见踪影。然而他们在微暗之中从无怨言,目不斜视,不问雨季旱季,只管默默地、无声无息地任时间流逝而去。如此经过百年、两百年。感觉与其中几座塑像虽然沉默不语,却能心心相通。给人这种温柔亲近之感,大概与西欧教堂气氛大不相同。西欧教堂有种让参观者臣服脚下、心生庄严之感氛围。这当然也令人惊叹,但在老挝佛寺里却感觉不到这种“自上而下催人折腰压力”。
虽然不太清楚详细情形,但老挝人似乎有事情就向寺庙敬献塑像。有钱人敬献高大华美塑像,穷苦人就敬献小而朴素塑像。在这个国度,这似乎是信仰体现,因而有许许多多佛像和塑像汇集到寺庙里来。仔细找,不知为何,其中还当真存在与有私人联结——只能如此视之——东西。能以多余时间和自己想象力,在那里点点滴滴地拾起类似自身碎片般东西。真有些不可思议。世界是那般广阔无垠,而同时,它又是个仅靠双脚就能抵达小巧场所。
在能看见中庭门廊里悠闲地读书
总而言之,琅勃拉邦小城特征之,就是那里充满故事。几乎都是宗教故事。寺庙墙上密密麻麻地绘满故事画。每幅都颇为奇妙,似乎大有深意。向当地人请教:“这幅画是什意思?”大家都会抢着解说那故事原委:“啊,这个嘛……”每个(宗教性)故事都很有趣。首先让感到吃惊,是如此之多故事,人们竟然全都熟记于心。换句话说,如此之多故事都集中存储在人们意识中。这个事实首先感动。以这样存储起来故事为前提,共同体得以建立,人们得以牢牢地团结在地缘关系中。
要确定宗教定义,是件非常困难事情。或许可以说,这种固有“故事性”成认识世界框架,发挥着作用,这也是宗教被赋予种基本职能。千真万确,没有故事宗教是不存在。而且那(追本溯源)是不需要目、不需要他人解读纯粹故事。因为宗教这东西是规范与思维源泉,与此同时,不,在此之前,它作为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