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件十分神秘事情发生。
之所以说神秘,是因为直到今天,这件事情也没全搞清楚。
关于这件事,在史料中,大致有如下四个历史版本。
按照明军监军及部将战后给皇帝总结报告,事情发展是这样:日军残部由于抵挡不住明军攻击,全军主动撤退,李如松将
记得,那天是正月初九,北风那个吹……
朝鲜天气,大概和东北差不多,般说来,这个时候是很冷,估计起码是零下几度,然而日军依然勇敢地跳进去。
虽然气温到零下,但可以肯定,当时江面还没有冻住,因为在朝鲜史料中有这样句话:溺死者约有万余。
先被烤得要死不活,然后又跳进冰水冷冻。古语有云:冰火两重天,想来不禁胆寒。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死,只有超人,很明显,日军缺乏这种特种人才。
但逃散也得有个目标,平壤已是明军天下,往哪里逃呢?
要说日军逃起来也很有悟性,看,西城、南城、北城都有人守,只有东城,防御十分松懈。
于是日军大喜过望,纷纷向东城逃窜。
事情似乎十分顺利,败军路往东逃,虽然明军在后紧紧追赶,但在求生欲望驱使下,日军竟然成功地逃出东城城门。
但很快他们就将发现,其实战死在城内,倒未必是件坏事。
逃出去基本上都死,不淹死也得冻死,而呆在城内小西行长更不好过,他很清楚,自己已经完蛋,现在他要考虑,不是封赏,不是守城,而是怎活下去。
在生死最后关头,日军爆发出惊人战斗力,在小西行长指挥下,明军数次进攻被打退,看那势头,不拼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决不算完。
虽然明军占据优势,且人多势众,但毕竟打天夜,就算不领加班费,喘口气总还是要,何况胜局已定,赏钱还没领,在这节骨眼上被打死,也实在有点亏。
日军虽然人少,却敢于拚命,生死关头,什都豁得出去。用今天话说,这叫双方心理状态不同,所谓穷寇莫追,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个奇怪情景出现,在经历天夜激战后,城内再次出现短暂平静。
当初李如松布阵之时,取兵法围师必缺之意,空出东边。但是很多人可能忽略这样个问题:为何是东面?
而当日军蜂拥逃出东城城门时候,相信他们已经找到答案。
东城城门外,是条大河,波浪宽。
谁要选这里当攻击阵地,只怕真是脑袋进水。
于是日军麻烦,要绕着城墙跑,只怕是没个头,要回头跑进城,估计明军不让,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百般无奈之下,只剩下个选择——跳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