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柳成龙偏偏装糊涂,他多次上书,并公开表示李如松应尽早进攻王京,不得拖延。
出征之前泼凉水,不出
在日本许多战史书籍中(如《日本外史》、《日本战史》),碧蹄馆之战是日军场大胜,个别特别敢吹,说此战日军歼灭明军两万余人,要这算,李如松除全军死光外,还得再找万五千个垫背,着实不易。
虽然事情不容易办,鬼子还是办,而且直在办,后来抗日战争里台儿庄战役,日军矶谷师团(编制相当于个军)被打成残废,死伤万多人,几乎丧失战斗力,日本战报却说就损失两千人,脸不红心不跳,由此可见,其不认账和乱记账,那是有悠久传统。
说到底,碧蹄馆之战,不过是场微不足道小规模战斗而已。
但微不足道,并不代表不重要。事实上,这确实是场改变战争进程战斗。
通过此战,死里逃生李如松明白两点:首先,敌人是很难打垮。
,性格顽固,在日本国内是出名硬骨头,素以善战闻名,这回也打得撑不住,竟然主动找到小早川隆景接替自己位置,退出战场。
仗打到这个份上,胜败死活,只差口气。
关键时刻,杨元到。
杨总兵实在是个守纪律人,他遵照李如松命令,延迟出发,到地方看打得正热闹,二话不说,带着千人也冲进去。
早不来,晚不来,来得刚刚好。日军正打得叫苦不迭,杨元骑兵突然出现,阵型被完全冲垮,混乱之际也没细看对方人数,以为是明军大部队到,纷纷掉头逃窜。
虽然日军被击败,但战斗力尚存,以明军目前兵力,如要硬攻,很难奏效。
其次,朋友是很难指望。
在碧蹄馆之役发生前,李如松曾嘱托朝军随后跟进,人家确实也跟着来,但仗打起来,不是脚底抹油就是袖手旁观,仗打完才及时出现,真可谓是反应敏捷。
而更让李如松气愤,是某些混人。
此时正逢朝鲜阴雨连绵,火器难于使用,日军伏击失败后,全部龟缩于王京,打死不出来,还拼命修筑坚固堡垒,准备死守。但凡稍微有点军事常识人都明白,如果现在进攻,那就是寻死。
小西行长见大势已去,也只能率军撤退。李如松惊魂未定,装模作样地追阵,也就收兵回去,毕竟手底下有多少人,日军不知道,他还是清楚。
碧蹄馆之战就此结束,此战明军阵亡二百六十四人,斩获日军首级百六十七人,伤亡大抵相当。
对于这场战役,可以用句话来概括:
撒网捕鱼,鱼网破。
应该说,这并不是场大战役,但在历史上,此战争议却直未断,其中最激烈,是双方伤亡问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