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但是,它矛头所指,却是英国那种清教徒道德观。他对露西毫无指摘,但对书中那个预备为哈代写传小说家(后来他承认是指与他同时英国小说家休?沃波尔[注])讽刺,文笔却极为犀利。在书中,他还离开主题,和另个小说家伊夫林?沃[注]争论用第人称写小说问题。沃认为用第人称写小说是可鄙,毛姆则认为人年事愈长,愈觉得对别人理解不够,因此,只想从个人角度来写自己所要写人物。大约余怒未息,就在次年他出版部短篇小说集,即以《第人称》为名。
二次大战爆发后,毛姆由尼斯避难到英国,继而赴美国居住,直到战争结束后才返回里维埃拉故居。在美国期间,他出版《刀锋》(九四四年四月,英国版晚三个月);这是部杰作,出版后不但受到广大读者欢迎,而且受到弗吉妮亚?伍尔芙夫人[注]那个严峻批评家称许。《总结》(九三八)虽然带有自传性质,但主要是叙述他相当实事求是但不随流俗文学见解和人生哲学;这部书应和《个作家笔记本》(九四四)作姊妹篇读。他死时九十岁,造有女。
他戏剧、小说和短篇小说有许多于他在世时都拍成电影;这在当代作家中也是少见。
由于童年在法国度过,青年时期在法国养过病,中年后又定居法国,并且经常旅行,毛姆可说是个最没有英国气英国作家。他外祖母居孀之后,曾经带领两个女儿——大女儿就是毛姆母亲——来法国以写小说和儿童文学谋生;毛姆好象不但继承他外祖母写作才能,而且继承她亲法国倾向。在《寻欢作乐》中,他曾经提到狄福、斯特恩、萨克雷、狄更斯、艾米丽?勃朗特和马塞尔?普鲁斯特这些小说家“在世时那样有名,但是,现在无疑已经被人忘却”。这里面,除掉最后个是法国人外,其余都是英国小说家,而且是英国小说半壁江山。
他好象特别和狄更斯过不去。在《总结》中他写道,“现实主义是相对。最现实主义作家,由于兴趣引导,常常歪曲自己人物。他通过自己眼睛看他们……才气越大,个性越强,他人生图画越是光怪陆离。有时,觉得,后代如果要知道今天世界是什样子,最好别去看那些独树帜作家,而去读那些平庸作家,因为他们由于平庸,反而能把周围环境描写得更忠实。这些人不想提他们名,因为尽管后世肯定会欣赏他们,被标志为平庸总是不称心事情。不过觉得应当承认,人们在安东尼?特罗洛普小说里,比在狄更斯小说里更能看到真实人生图画。”然而巴尔扎克、莫泊桑、司汤达对他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