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根本是不存在。
只是转瞬即逝海市蜃楼,只是人们深处泥淖时终极幻想。
迷茫,找不到方向,却又每每被拉回正路。
因为后来发现,世界或许黑暗,或许无光,但个体善,却像沙滩上闪光珍珠,哪怕寻它时被砂砾刺伤,可旦将它捧在手心,它闪耀温柔美丽光芒会让你微笑而无悔。
这样个体,就像在书中写到代号为B,G,L,M,K,S,A库克兵们。
它始终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悲剧。只可惜,这样悲剧却在次次上演。
大学读历史,但书中战争,文字记录痛楚远不及现实亲眼所见万分之。没去东国之前,大概能以历史观念侃侃而谈,说战争是社会矛盾积累到定程度无法调和必经之路,说战争和流血是人类发展必要进程。
于是,无辜人们成历史滚滚车轮下牺牲品。
可哪怕给千万种理由,也无法理解人类为什要残害他同类。更无法原谅。
有个问题,始终在询问自己:们世界是否缺少同情,缺少足够善与爱。每当看人们受伤,会痛,却不明白为什有人不会痛。
《白色橄榄树》
【序】
初版
作者宋冉自序
——
在战场上待久,开始怀疑,是否理性、文明只是虚妄;是否人类切难题根本没有所谓合理解决方式,只有极端、对峙和仇恨,只能诉诸杀戮;是否历史总是陷入个个轮回怪圈,无序总是战胜制度,野蛮总是战胜文明。
而人类和平终极梦想,是否只是沙漠之上白色橄榄树。
绚烂,美好,纯净,盛大。
见过次,便刻骨难忘,终身追寻。
可偏偏它也虚幻,缥缈,远在天际,不可捉摸。
本书最初定名为《东国·浮世纪》,缘起于六年前东国之旅。六年前构思,四年前执笔,直到今日面世,感谢策划兼编辑罗俊峰先生不离不弃。
书名从《东国·浮世纪》更改为《白色橄榄树》,原因有二:来自认虽竭力走遍东国各个城池,记录战争时期社会百态,但所见所记只有“浮世”角,远不及真实世界之宏大;二来,因为先生李上尉。
有年从加罗到哈颇城途中,和他起在沙漠中看到白色橄榄树。具体情形已写在书中,此处不再赘述。
书写四年,并非精雕细琢,只因生活占去太多时间,更因始终无法做到冷静旁观,每每提笔前查找资料素材,幕幕回忆清晰呈现,心中感伤,以致行笔缓慢。
战争从来不是个轻松话题。在文中已极力淡去主观感受,只想给读者呈现最平凡客观记录。即使如此,战争也不是件能轻描淡写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