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阳光正落在卷纸上,离扶出起码还得有个小时工夫。他便闭着眼坐在椅子上,打开脑内PDF从头至尾检查遍——这样查不耗目力,在脑海里看得又清楚又全面,比用眼睛看着查还快。
将七篇制艺从头到尾查完,也还不到掌烛时候,崔燮却不想再等下去,起身对号军说:“要交卷。”
那号军极有风骨,绝不因他长得好看就以为他不会作弊,全程不错眼珠地盯着他收拾好卷纸和草稿,又陪他到场内收卷官处,登记交卷。收卷官签章用印,转手便将试卷弥封,拿去给誊录官誊录成朱卷,送到诗经房请同考官批阅。
考卷从下午就陆陆续续地送到考官房中,崔燮并不在交得最早批,同期交卷也有两三人,夹在堆朱卷里并不显眼。两位同考官虽然知道崔燮也在这场乡试,盯却是提前教那几位考生,边判边议论着考生答卷。
崔燮单凭那本《王窈娘琵琶记》底本就在翰院出尽风头,翰林院上下差不多都知道他名字。两位同考梁储、张璞又是主笔杨廷和同年,与他关系亲近,都曾看过那院本,也判过他给太子伴考试卷,略知崔燮写文风格,判卷时就在猜哪份他卷子。
这篇“气清笔健、理足神完”,像他风格;那篇“骨力坚凝、丰裁峻整”,看着也眼熟;最早交卷那篇虽然略有几句不够精炼,却也“格律严谨、理法精密”,是西涯公弟子应有文章……
两人讨论下午也没结果,索性先饱餐特供考官精美肴馔,吃罢饭再拿新递进来朱卷消食。
作者有话要说:这篇抄自清代朱卷汇编,蔡振武卷
清代朱卷汇编太棒,还有评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