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降下,自是神人胥庆、遐迩同欢,大臣们担心皇后专宠,影响皇家开枝散叶心也稍微定定。
特别是谢迁谢状元,听闻皇后索得男,生皇长子,喜得简直合他自己家生儿子差不多。
当初在弘治元年,天子该选妃时,正是他上表力谏,劝天子守满年孝期再谈大选。可他们天子自打那回被劝住
锦衣卫大杂剧演得热热闹闹,轰动京城,几位作者也都是事业声名两得意,平生快事无过于此。虽说剧本都是披着马甲写,时半会儿谁也不能脱,可看着满京流传论、书、记、评文章,作者们心里少不得还是有几分暗喜。
而那戏演到半时,又有喜上加喜——翰林院《宪宗实录》修好,于八月廿四日进呈天子。
修实录可是翰林官最实在政绩,凡参与编纂之人,修完都要有所升迁。吏部便拟进监修实录编篡官们各阶官职:如刘首辅从谨身殿大学士迁至华盖殿大学士;徐学士加武英殿大学士兼户尚;李东阳这样仍在侍讲学士职上,不够资历升迁,便只兼太常寺少卿,多领份俸禄。
而崔燮这个从六品修撰恰好得前辈刚空出来侍讲职位,短短四年多便升到正六品。二十岁正六品京官,还是翰林院这样清贵衙门,比他爹被罢职之前最高从四品参议都值钱多。
少年英锐,前途无量,连刘首辅看着奏表上他名字都有招他当女婿冲动。只是想想亲家万首辅,想想被人弹劾得狗血淋头尹三辅,首辅还是按捺住心思,在吏部奏折后写个“宜照准”蓝批。
天子看新进呈实录,也喜欢翰林们编得用心详实,便准吏部奏请,还各赏白金三十两、文锦三表里、罗衣袭、御制新书套。
翰林院这样清水衙门,平常个月也就拿得着两石本色禄米,折色宝钞在京畿这边尚不如白纸值钱,还经常扣着不发。这笔赏赐加在起近四十两银子,真算得上意外之喜。更叫众人欣喜是,呈进上《实录》之后他们就不用再加班,这银子发下来也有工夫、有地方花销。
自从先皇宫车晏驾,他们翰林院这些人就跟套磨驴样,成日抬头是史料,低头是文章,哪里还有才子词人风流本色?好容易《实录》修完,新皇又不要修什《大典》《文库》,从今以后,他们就又是无人拘束名士!
众翰林白天迟到早退,晚上饮酒看戏,潇洒非常,尽力挥霍着每天清闲日子——再过不久皇后就要生产,不论生儿生女他们都要拟诏、进贺表,不尽享现下安闲日子,往后就又没得享。
果然,堪堪得个月闲暇,皇后便于九月二十四日诞下皇长子,弘治天子终于后继有人,大明国本亦稳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