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能应用在农、林业和水利上。
这样山脉周围百姓应该已凭经验解并适应这种气候特点,不过他若写出书来,多些学子和待选*员看到这类知识也是有好处。毕竟他们都有可能发到各地做父母官,多懂点儿地理、气象学知识,到任后还能对本地区易发自然灾害多些预防措施……
这想着,宋时倒当真想要好好写篇文章。
他定下心思,也顺便小小拍老师记马屁:“朱子论轻重时曰‘行为重’,先生今日闻知事便欲因其施惠于百姓,既是深得朱子之道,这般胸怀百姓气度,更有宰辅之风。”
曾老师听得心旷神怡,却还要绷起脸说声“聒噪”,把
风面后则会沉降成干燥热风,地面水份蒸发快,落雨少,形成雨影区。
他“格山”格出迎风面多雨、背风面少雨“物理”,又从这“物理”中体悟出水循环、冷暖空气交锋、大气循环“天理”……
他已经是连皇子都忽悠过大师,早不是当年在福建讲个理学都怕被人赶下台小秀才,忽悠起座师来也是面不改色,堂而皇之地说:“中庸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弟子自幼随先师桓先生读书,向志慕君子之德,故于七日间深入山中,凭此躯体察风之流向,感受山上山下不同高度间气温渐变之情,亦悟得风中水气为寒意所激而落之理。”
曾老师没去过福建,他怎编都行;不过就是曾老师去过,他也敢这编:因为武平县就在武夷山脉最南端,武夷山脉本身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能观察到雨影效应。
他自信地给老师讲段高中地理,曾老师听得大为感动,叹道:“少年人果然有志气,天下学子无不读‘致知在格物’,能潜心格物而能格出其中之理人又有多少?你既格出这样深刻道理,自己又是会印书,怎不早印出来遍传天下?”
……这不因为是现编出来。
宋时微微垂头,强行找理由说:“当日弟子尚年少,虽然想到些东西,却不能成篇。如今先与周王殿下忆起旧事,又与老师深谈番,才于交谈中梳厘清当时所见,而能有自己分析。待有时间,弟子也是要写篇文章述此旧事,阐述大气循环周流之道。”
曾先生含笑点头:“那就等着子期新文章。早前京里有人传说你是做实学,还没怎认真,以为你们这些少年学生都只用功读书,哪里沉得下心做实学;但看你这般肯放下书本亲身格物精神,倒是信不少。”
清谈误国,越是在中枢为官人越该懂些实学。
曾老师细细回味着他方才讲地理知识,指尖在桌上轻敲,叹道:“这气流变化之道若研究透彻,是否能用在农事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