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都已经大败王庭,诛杀朝中国师内*,北疆王却还是在最后战死。这是皇帝辈子都过不去心结。
他本还自信觉得不管杨尽忠说什,自己都会心如止水。
如今才发现人果然不能说大话。
看见父王和母妃名字时,皇帝手不由就是抖,奏折上只有简简单单两个人名,对于他来说就是阴阳两隔两条人命。好会儿后,皇帝才道:“你这是什意思?”
开口后,皇帝才发现他嗓子有多干哑。
切如常,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杨尽忠废话就只有这些,那就可以到此为止。先不说他并不觉得自己和连大伴会走到这步,纵使真哪日兵戎相见,他也宁可是和连大伴相斗,而不是和他杨尽忠。
“廉深。”杨尽忠自然不会提名自己,虽然他很想,但他这把刀已经钝,想提也提不动,“廉深圆滑又世故,谄媚而巧言。”
缺点实在是太多,但廉深也有个明显优点,那就是他会为往上爬不顾切。他会成为皇帝手中柄极好宝刀。
在杨尽忠看来,廉深和过去他极其相似。
而龙椅上年轻皇帝,也在无限与先帝重叠。反正杨尽忠是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有皇帝会心甘情愿直被臣子教导、被权宦强压,不想独揽大权、乾坤独断。
这个痛骂先帝奏折,要是在皇帝登基第天看见,他大概会欣喜若狂。先帝不做人,苦天下久矣。哪怕当时他只有十岁,他也想不明白,是他父王母妃在征战北疆、尊王攘夷,是年娘子在使粮食增产、不至饿殍遍地,是纪关山等老臣在苦苦支撑大启河海清宴、中外乐康,可最后大家山呼却是先帝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多荒谬,也多可笑啊。
如果当时有这份奏折,不管谁来阻拦,皇帝都会力排众议,让全天下看看先帝恶心嘴脸,看看这龙椅上九五之尊都做什狗屁倒灶丑事。最后再给他上个恶谥,被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
可惜没有如果。
切已经尘埃落定,现今先帝都死十多年
哪怕开始不想,在那个为所欲为位置上坐久,也会开始变得想。
不屑于前人,再到成为前人,历史不直都是这样吗?
皇帝没说话,只是盯着杨尽忠,想看看他除这些,还能说出什。挑拨离间之后,就该证明自身价值吧?
果不其然,皇帝还没想完呢,杨尽忠品着火候差不多,就拿出在袖中攥又攥奏折。
上面写是先帝无德,蜀犬吠日,他作为首辅早就该拨乱反正,不想却不知劝诫,还味地助纣为虐,实在是难辞其咎。把先帝朝有名荒唐事,桩桩、件件都写个清二楚。也包括北疆战事中,被次次贻误战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