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杜伦大学终身教授作个关于“卡普兰斯基第六猜想”学术报告会,被这位菲利普教授喷到直接闭麦。
这位教授冷静后,写长论文对菲利普提问进行反驳。
不过在学术报告会过去后,此教授在发论文前很长段时间,都被媒体攻讦,说他学术不端。
菲利普在此时咳嗽声,低声道:“艾伦,你头要恨不得贴在笔记本上。”
艾伦有些尴尬,但很快挺直腰杆,小声道:“只是好奇你写些什。”
PPT作用不仅是展示,更重要是讲。
乔御PPT白底黑字,关键步骤标红,以审美角度来说,显然不及格,但对于在场各位学者来说,却显得十分清楚明晰。
有人干脆直接拿出纸和笔,跟着PPT上步骤演算起来。
除非出现明显错误,般来说,学术报告中途是不会有人打断,之后会有个提问环节,这才是同行审视时重头戏。
很多时候,同行们都是有备而来,因此问题也刁钻让人难以招架。
。
三位学者坐在前排,也不至于冷场。
让乔御感到意外是,来参会国外学者,比他想象中多。
而且除却希尔顿教授,拿出来也大多是有头有脸人物。
作为个误打误撞萌新,他还是太低估“孪生素数猜想”在数学史上地位,更别提后面还跟着个哥德巴赫猜想。
“不是什大事。都是之前针对论文整理出来问题,”菲利普像他展示自己笔记本,上面好几个问题,都已经被划掉,“但是这个年轻人,讲得很详细,不是吗?”
艾伦下意识点点头。
确,乔御语气从容不迫,像个老学究。而且像是知道他们对那里有疑问似,专门铺开讲重难点。
这得益于乔御之前当过老师经验,完全能
而如果报告人答不出相关问题,那就可能面临很尴尬境界……已经被证明理论可能变得无法证明或者存疑,到手荣誉又要吐回去。
这种挖人祖坟尴尬事件,在学术界发生过也不止次。
自身学术水平过硬学者,自然是不怕提问,就怕时紧张卡壳……
艾伦目光不禁扫向身侧菲利普教授。这位教授来自剑桥大学,是法国人。
他表情严肃,记录也尤其认真,像是不留神就要从乔御身上咬下块肉。
下午两点,学术报告会准时开始。
“感谢各位前辈不远万里前来参加学术报告会。因为怕同声传译人员表达不准确,因此这次PPT和汇报都采用双语。”
这句话说完,乔御又用英语重复次。
他英语是标准RP口音伦敦腔,听着很是清楚舒服。
在简单客套后,乔御直接切入正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