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珣恍然大悟,自己果然糊涂。
“其实两位所言正是切中释门要害。”那朱睿倒也不生气,他边将二人引入件燃着炭火暖房中边自顾自摇头苦笑起来。“释家传入中土已经百余年,中间既曾兴盛时,也曾遭遇过毁禁,但说到难以大兴真正根源,便在于此……两位且先烤烤火,咱们慢慢说来。”
没有看到光头,公孙珣瞬间没兴致,只能眨眨眼睛,坐到火炉旁蒲团上。
双方坐定,然后终于说起正事。
然而,说是正事,却也简单到极点。
孙珣这个时候,已经约有百年。
大雨出行非常不容易,因为这年头伞格外笨重,非但收不起来,而且基本上只能固定在车子上才能用。等到车子启动,迎风潲雨,那滋味就更别提。
不过,所幸公孙珣与许攸都是‘务实’人,所以两人都毫无风度又穿上蓑衣。然后趁着大雨,街道行人稀少,车子很快就除城门,然后沿着洛阳城外官道路飞驰到百年名刹,中土佛门祖庭,洛阳白马寺门前。
白马寺颇具规模,但距离想象中幽深与大气还是差太多,而最让公孙珣感到失望,莫过于寺庙里居然没有自家老娘故事中那些光头!
没错,这年头寺庙里居然没有光头!哪怕是中土佛门祖庭也没看到个光头!
话说,白马寺释门信徒也注意到太学那边石经,更注意到第块石经建成后那千辆车子堵塞交通盛况,于是忍不住起仿效意思。
没错,释门如今也是有经典,白马寺刚建立时候,那两位胡僧就翻译出著名《四十二章经》,这本经书全文不到三千字,乃是传闻中佛祖语录,其地位正如《道德经》于道家,《论语》于儒家般。
既然如此,刻成碑文,想来也是种理所当然举动。
实际上,出来招待公孙珣与许攸乃是名戴着帻巾,身后还有仆从举着粗重木伞士人,他自称是京兆朱睿,因为家世门第比较高,再加上白马寺中胡僧言语交流比较困难,所以才被附近信众推举,来负责和宫廷、士人、民间进行沟通。
“朱居士,不知道寺内胡人僧众是不是……呃……”刚刚见面,公孙珣就实在是没能忍住自己好奇心,但他偏偏又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光头这种生物。
“然也。”这朱睿边引路边失笑道,俨然对这类问题并非少见多怪。“知道公孙少君意思,寺内现有四位胡人大德全都是剃发修行正式僧侣。”
“那为何不见有汉人僧众呢?”公孙珣继续好奇问询道。
“哎,”许攸忍不住开口打断道。“珣弟失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辈汉人,岂能效胡人断发侍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