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即使是当个知县,那也能掌万人生死,不得不慎重!
这些东西,范仲淹和韩琦他们这几年都有慢慢塞点在选官制度里,年年地填充和细化。除王雱暗搓搓给师弟们增加难度时被人围堵波、闹出不小动静之外,根本没几个人反应过来。
王安石大致也知晓王雱闹腾那些事,如今回头看看,选官制度似乎真无声无息地完成次变革。
父子俩最后意见就统,科举不过是块敲门砖,要改,也只需要把它改得更公平、更全面。
王安石把王雱赶走,自己坐灯下对着自己“改革方略”修修改改。他曾给官家上万言书,官家并没有答复,所以即便是在三司这个财政部门上班他也干得不太舒心。
听王雱提起兄长和好友,也点头说:“若是有他们在,定会更热闹。”
其他人都很赞同,看王雱和苏轼他们互坑是极大乐趣啊!
此时此刻,苏轼已到凤翔府。凤翔府,离开封很远,离他家乡也很远,他带着王弗,路行至凤翔,感觉自己已毗邻西夏与吐蕃,触摸着大宋西境边界。
苏轼和王弗说道:“凤翔是个好地方啊,来时元泽和说这边养鸡,肉质鲜嫩,味道极好,可以试试种叫葫芦鸡做法。而且这儿还很适合养猪,据说可能是因为水土问题,这边肘子特别香!”
王弗觉得自从遇上王小状元之后,苏轼就绕不过养猪这事儿。
但,儿子说得对,只要有心,多少总能做点。做出成效,自然会上下心,共同推行新法。
王安石修改完他改革方略,又拿出本厚本子,开始写他日记,日记开头般是这样:“今日与吾儿谈话……吾儿聪慧过人,想法独特……”
时不时还会有这样内容:“韩稚圭不知为何对吾儿颇上心”“文宽夫不知为何对吾儿颇上心”“官家不知
……
这年春闱依然热热闹闹地展开,王安石在这次科举也有个差遣,叫详定官。殿试有三轮审核,轮是初审,轮是复审,最后交由详定官核定名次。
春闱这段时间王安石都老老实实闭门谢客,不与年轻士子们往来。对于科举,王安石想法也是很多,他认为现在科举模式有挺大缺陷,正逢春闱,和王雱关起书房门说话时免不多聊几句。
王雱也觉得很有缺陷,只分文武,不分文理,真是岂有此理。理科生怎能没有姓名!
不过,直接拿科举开刀动静太大,得步步来,科举保证公正性即可。改革考虑先从岗前培训开始,考是让你考上,具体授什官得经过另外考核。改官时考核也可以更有针对性,你想转什岗位,先把对应工作范围解清楚、对应参考资料学习过关,再来谈改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