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进士举人只修品德不修俗务甚至厌恶俗务。可地方官实务全是俗务,是个个铜子捧捧粮食堆积出来俗务。
康熙想想那些被百姓们堵住不愿他们离开地方官。
赵士麟会修水利;施世纶擅断案;张鹏翮禁止摊派……他们所做事都是地方官实务中很小很小部分。按照常理,无论是水利、断案还是禁止摊派,都是地方官职责。可他们只做到小部分,就引得百姓们念念不舍。
这说明什?说明百姓们会感恩?
这说明,懂实务好官真是太少!
康熙发现自己问三不知后,对这些*员没耐心。
他便只安排工作,让*员们照本宣科,按照自己制定事五十照做。
这样非常累。康熙必须事事都安排妥当,否则这群傻子*员定会出漏子。
康熙见到那些*员之后,才知道他们能力有多差。
是,能当知县至少是个举人,他们肯定都是饱读诗书之辈。
鸣,谁厉害用谁,让他们斗起来。
当他们门心思地为维持自己学术地位而努力时,就没心情去搅风搅雨,和大清朝廷博弈。
只引进西学是不行。“西”字就注定舶来品不受人重视。他应该把传统百家重新扶起来,吸收西学精华为己用,再造新百家。
康熙捏捏眉头,发现自己要做事好多。
如果儿子现在还活蹦乱跳着,他就可以分半事给儿子,没这头疼。
他曾经疑惑,些贪,,g在离职时候会有百姓相送,而些素有善名清官离任时百姓却冷漠不已?
这说明什?说明是人心本恶吗?
这说明,个拥有极高道德感*员,并不定能给百姓带来福利!
看看这
可饱读诗书不代表会当官。他们对自己辖地问三不知,连账本都搞不明白,甚至还有人不识数——以前算术是儒士必备技能,现在他们只需要会八股文就够。
府衙中应杂事,基本都是聘请师爷、老吏、捕快来做,而这些师爷、老吏、捕快都是当地人,也就是和当地豪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
康熙解之后,身后惊出身薄汗。
这只会读圣贤书知县知府,是不是像极垂拱而治圣天子?
或许*员在科举之后,也必须经过再教育才能当官。否则只会四书五经他们,要如何治理好个地方?
可惜儿子病还没好,天天窝在床上裹着小被子装蘑菇。
康熙此刻有些想念大阿哥。
虽然大阿哥很气人,但若有大阿哥在,或许能带得太子活泼些。
至少大阿哥在话,顾炎武写信斥责太子,他会打上顾炎武门。
而自己需要顾虑许多,即使有心驳斥,最后还是没办法放下身份脸面,和个不入朝大儒吵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