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姐弟从小长在西坡村,从前只听人说过葡萄这物什,却根本不知道它是个什味儿,后来她在凉州城倒是吃过,却也不如这些高昌葡萄这般甜这般好,罗用在长安时候不知吃没吃过。
作者有话要说:
唐代高昌城就是在现在吐鲁番带,之前说过,不知大家还记得嘛。
个个都被端老巢,这对于关外牧民和往来于这条商道上行人商贾们来说,着实是个福音。
这条新木轨道通以后,也有不少高昌那边商贾到敦煌这边来做买卖,从敦煌到常乐县晋昌城,也都通有木轨道,往来十分便利,于是在这年初秋,来往于常乐县高昌商贾比从前又多不少。
夏末秋初,正是葡萄成熟季节,有那高昌商贾,从当地收购上好葡萄,串串仔细放在箩筐之中,层软草层葡萄小心摆放,沿着那条新开通木轨道,将他们高昌那边葡萄运到敦煌这带来卖,利润颇丰。
常乐县中亦有那卖葡萄高昌商贾,二娘听闻消息,早早便寻过去,问价钱,却也不怎舍得买,最后便只买两担。
葡萄价贵,大抵因为这个东西实在不好保存,从高昌到他们常乐县路途又颇远,这路紧赶慢赶,运输途中折损再加上雇车上木轨道费用,价钱自然便宜不,不似那伊吾甜瓜,又耐摔又经得住放。
罗二娘与那些高昌商贾商议,让他们秋里运些葡萄干过来卖,只要价钱合适,她便要多买些。
那些高昌人欣然应允,从前没有木轨道时候,用那封封骆驼运货,想从高昌那边运几担葡萄干到敦煌这带来卖,也很不容易,于是这边葡萄干价钱便很贵,但眼下既然通木轨道,要运些葡萄干过来就很容易,那物什又不怕摔又不怕压,车能装许多。
常乐县这地方虽然不大,但是这城里头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作坊做工,每月里领着工钱,他们这些人手头有钱啊,眼下这些新鲜葡萄价钱太贵,待过些时候弄些葡萄干过来,定然好卖。
这些高昌商贾心里盘算着,面上乐呵呵地做着买卖,不肖半日工夫,那两三车葡萄便也卖完,毕竟这城里头还住着那许多富户,还有那些个茶商,都是有钱。
二娘那两担葡萄,担令人挑去羊绒作坊那边,另担她自己亲自带人给罗用送过去,就怕罗用时不在,这担葡萄最后又被别人分着吃完,不是她抠门,这担葡萄着实不少钱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