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那时候,坊间便有传言,道是圣人欲亲征高句丽,大臣劝谏,并不肯听。
风言风语地在长安城中流传几个月,这些时候方才有些淡去,朝中忽地又传出消息,言是圣人下令造船四百艘,用于载运军粮,看来这高句丽之战终究还是免不!
这个年代人都比较迷信,因那前朝便是折在与那高句丽战事之上,不少人都觉得那高句丽邪门得很,这战不能打。
只是圣人心意,又岂会因为坊间这些风言风语而改变,兴许别人越说不能打,他还越是不信邪,不过是个弹丸小国,以大唐如今国力,难道还能奈何不它?
在这片阴霾不安之中,罗家姊弟几人依旧读书读书,做生意做生意。
个都恨不得将自己活成匹狼模样。
那些中原人对于他们这些边民印象大抵便是:贫穷,凶恶,野蛮。
听闻从前有些参加栓选*员,在得知自己被安排在常乐县以后,宁愿毁仕途也不愿意到他们这里来赴任。
现如今再看看,他们常乐县繁荣富足,几乎都要盖过晋昌敦煌去。
偶有落难之人途经常乐当地,往往也都会有人施舍些吃食破衣,数年以来,皆不曾听闻有人饿死在他们常乐县,像这样地方,大唐上下又有几处?
罗大娘除兼顾长安城这边两家阿姊食铺,时常与外地铺子保持联络,隔段时间还要去趟终南山,这半年时间以来,药王孙思邈直都在亲自为她诊脉调养。
罗大娘这个情况,与时下许多先天不足或者是后天营养不良妇人不同,她身体底子并不算十分差,这几年经营着阿姊食铺,饮食上更是不曾亏欠自己。
医者治病,症状越是模糊,就越是难以诊断医治,像罗大娘这种情况,光靠补益很难解决问题,寻常医者怕是不知要从何处下手,幸亏得孙思邈亲诊,经过数次看诊用药之后,渐渐摸清楚问题所在,如今这调养思路,也是比较清晰。
唐初这时候长安城气候还很湿
这些变化虽然是由罗用带来,但是他们这些官吏亦是参与其中,常乐县能够发生这样翻天覆地变化,他们也都是出过份力,如此想来,心中自然也是有些荣耀。
在常乐县这个小地方,官吏们尚且因为当地这些年变化感到荣耀,又遑论是在那朝堂之上。
在这贞观年间,战事亦少,地方政治也算清明,朝廷轻赋税,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这其中既有皇帝李世民励精图治,也包含无数文臣武将心血和功劳。
然而这年长安城,却因那高句丽之事,显得有几分阴霾与不安。
前朝便是因那高句丽,次次攻打,次次受挫,终是将这片大好河山白白葬送,战乱纷起,生灵涂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