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就清中期有个竹刻师,叫王之羽。但他很早就归隐,作品非常少,见过几个,都是民国仿品。”
老马暗暗观察他表情,继续道:“你这个也
跟着第二件,是个铜镇纸。
长约六厘米,形态是头伏地休息牛。牛是江南水牛,牛首高昂,口衔灵芝如意,身下有底座,纹路精巧,栩栩如生。
“这个倒不错。”
马卫都点点头,道:“古代文人都喜欢镇纸,既实用又能把玩,这叫清赏。你这个年头挺久,外面鎏金都脱,不过应该是精铜,样式也巧,没事把着玩吧。”
接着是第三件,他目光搭,小眼睛就眨巴两下,随即恢复正常。
“行,没走眼!”
他挑根大拇指,道:“是真东西,具体朝代看不出来,反正应该是清中期,那会圆凳最多。你这是老红木,见着般都是圆面,这是海棠面,品相还这好,不错。”
红木是个统称,包括5属8类,29个品种。所谓老红木,就是指酸枝木。
马卫都看完凳子,时心痒,“还有别?”
“最近天天上街,倒收几件小玩意。”
“可算来,里面坐。”
“不忙,先看看东西。”
俩人进屋,老马还挺心急,眨巴着小眯缝眼到处踅摸。
“这个,下午刚拿回来。”
许非把两张圆凳推。
这是件竹雕笔筒,高约十五厘米,口较大,包浆脱落严重,底部有几道细细裂纹。图案是个男子,袒胸露乳坐在地上,光着脚板,手里拿着鞋。
旁侧有提款,写着“之羽”。
“哪儿收?”
“前几天上街,见农民摆摊,说是祖上传下来,花三块钱。”
许非拿着笔筒,虚心请教,“之羽是哪位先贤?”
许非打开个柜子,摸出三件东西,请对方掌眼。
第件像只小葫芦,三四厘米长,口大,口小,却是个白铜烟嘴。
老马上道也没几年,懂有限,何况古董门类太多,不可能完全精通。他掂掂,道:“这东西不熟,以清末民国居多,价值不高,多少钱收?”
“买菜白送。”
“哦,那还凑合。”
这是典型清代圆凳,也叫圆杌,是种杌和墩相结合凳子。五条腿足,呈弯曲状,面是海棠面(绽开花瓣状),上面本来有图案,早已经掉。
抹头(边棱靠上地方)完好,大边(边棱)也很圆润,没有花牙(边棱靠下圈装饰),底足是圆足,围着圈脚帐(连接凳子腿,起稳固作用杆,叫帐)。
色泽深红,深红中还夹着深褐,纹理斜而交错,瞧着油汪汪,像抹层蜡,非常有质感。
马卫都摆弄会,问:“多少钱收?”
“对二十,在信托商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