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降人才。”咸丰刚刚登基时,曾国藩上《应诏陈言疏》就指出:“将来有艰巨,国家必有乏才之患。”(3)
曾国藩生对人才问题非常重视,认为这是天下兴衰关键:“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4)并说善于审视国运人,“睹贤者在位,则卜其将兴;见冗员浮杂,则知其将替”(5)。因此选拔、培养人才是挽救清王朝统治危机重要措施。“粤、捻内扰,英、俄外伺,非得忍辱负重之器数十人,恐难挽回时局也。”(6)
曾国藩还有个颇为“唯心主义”观点。他认为,在中国社会,整个风气都受居于高位少数几个核心人物心性品行影响,换句话说,社会风气厚薄全由二人之倡导而成。“此二人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二人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7)“余谓气节者,亦二贤臣倡之,渐乃成为风气。”(8)
因此在镇压太平天国、兴起洋务运动同时,曾国藩还致力于培养“正人”,以为“种子”,来挽回天下颓风。他对胡林翼说:“默观天下大局,万难挽回。侍与公之力所能勉者,引用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以为种子,即咸丰四年寄公缄中种火之说也。”(9)“若能引出班正人,倡成时风气,则侍与公所借以图报国者也。”(10)他在家书中也说,“引用班能耐劳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11)。
因此曾国藩生为人才培养事业倾注大量心力。们在这章中就以李鸿章为例子,展开讲述下这个问题。
李鸿章和曾国藩渊源颇早。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他父亲李文安是曾国藩同年,因此年轻时曾入都拜在曾国藩门下学习文章。李鸿章文笔出色,“每落笔,藻采纷披”(12),颇得曾国藩青眼。曾国藩发现这个年轻人明敏有识,进取心极强,将来必有可观。曾国藩后来对李瀚章说:“令弟少荃,自乙、丙之际(指1845、1846年),仆即知其才可大用。”(13)李鸿章二十四岁中进士,并和当年曾国藩样进入翰林院。
李鸿章
李鸿章身高在1.82米到1.85米之间(14),眉宇间精明外露,望而知是个精力充沛之人。他功名心极强,而且从不屑于掩藏这点,在他早年诗作中,“欲封侯”“梦封侯”“登鳌顶”“入凤池”“夺龙头”“封侯相”之类文字比比皆是。太平军兴,安徽沦陷,他以翰林身份回到家乡办理团练。“不做翰林做绿林”,希望以军功迅速获得升迁。
然而真正接触军事之后,李鸿章才发现打仗不像他想象那容易。他在安徽“宛转随人”,“浪战”数年,没有成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