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府衙怀旧完毕,商相公又准备应邀去南门外大堤上游览。阁老上次到严州府,还是成化三年时候,那时朱知府还没有上任,南门大堤也没有建成。
不过从府衙出来时,发生段小插曲。
有个中年想要冲过来,却被衙役拦住。他隔着人群跳脚道:“方应物!你欠下房钱什时候完结!你拿着道试考票当抵押,便想逃!”
方应物满头大汗地对商相公谢罪道:“小子无状,来府城应试时身无余财,欠下房钱。不想惊扰到阁老。”
商辂微微笑,问道:“令尊不是中解元?贵府还清贫如此?”
时必然也是百鸟云集、红光满室、仙人下凡送子什。
好罢,方应物作为前往县界迎接商阁老群众代表,本该已经光荣完成使命,但他厚着脸皮,还混在陪同人员里不走。
只是别人看他风范不错,貌似挺有前途样子,又是与商阁老颇能谈得来小同乡,所以也懒得赶他走,更犯不上为省几两银子公费得罪人,便任由他跟着。
更何况大家都知道,商相公回家后准备建所书院,亲自教导本族子弟。在这个背景下,前天商阁老主动问问方应物师承,恰好方应物又是没有正经业师。
于是难免就会生出几分传言,道是商相公可能有意让方应物随同本族后辈子弟起读书,那岂不就相当于收徒?
方应物答道:“功名仅为解族人之困也,怎敢将朝廷功名当作发家买卖。”
自古以来,就有为富不仁说法,贫穷在道德上很有优势。说到穷困读书人,稍加引导便很容易令人联想起品行高洁、勤奋上进等褒义词。
商阁老本人幼年时也是家境贫困,祖父打猎为生,父亲充役当小吏,全凭自己天赋和刻苦才出人头地。
他今天见到方应物穷得考试房钱都掏不起,联想起自己当年,感同身受下便又
其实方应物本人也确实动心,来之前他并没有多想什,主要目标就是在商阁老面前混个脸熟,以后在淳安县里慢慢寻找结交机遇,绝对不敢奢望到能拜师。
但在前天宴会上他表现超乎预料,引起商阁老注意并问过他师承后,方应物不由自主地起心思,开始有些想入非非。
如果真能正式列入商阁老门墙下,那可就是张响当当名片!想象下,以后出去交游或者参加科举,若能在履历上写句“业师商辂”,那是何等有面子,别人见到都要高看眼。
但商相公究竟有没有这个心思?是有意询问还是随口提?这谁也说不好,也不可能直接去问。
事关个人际遇疑问萦绕在心头,方应物便很患得患失起来,昨晚也辗转反侧没有睡好,今天整整天都神思不属,混在陪同队伍里很是低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