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说:“儿子是弃职而回……”
李父大怒,打断李佑道:“孽畜胆敢如此!”
李佑正要解释,却见有门子手持名帖片子匆匆过来,禀道:“外面有队仪仗来。”
李佑接过名帖看,赫然写着陈英祯大名,时惊住。这是陈大人首次登门拜访,还是主动,怎能不惊,更别提陈大人堂堂分巡道台官身份。
不要忘,李佑主动作高风亮节状自行去职,如果不想弄假成真话,手握监察保举大权巡道官是绝对不能怠慢。
话说李佑不顾府城民众挽留,自行去职跑路,难道就不担心真丢官。放到武将行当或者战争时期,这叫临阵脱逃,但对于国朝文官士大夫,自行去职是种品味和文化——辞官文化。并创造出好几个专业术语,如挂冠而去、封印出城、杜门谢客等等。
就像前文中提到过赵良义,被言官骂后就选择辞职,皇帝还没准,他就跑回家,也算得上自行去职。这叫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便奉身而退。方面是宣传自己不稀罕功名利禄高风亮节,另方面是身处危局困境时候自救赎。
这样人在国朝舆论中般是被同情,皇帝定会再三挽留你,官位也会给你留着(敢迫不及待跳出来准备接班都是官场二愣子)。当然李佑到不那个层次,但意思差不多。
其实以上道理,浸*这时代官场才半年李佑未必懂得,他所倚仗不过是后世见识和聪明机变。认真分析起来,这次他目只是为推掉平息骚乱不利责任,操作思路是上辈子学来“塑造先进典型把坏事变成好事”。
所以他累死累活地给自己刷出巨大声望,堪称万民拥戴,最后显得无可奈何才当众自责番后假装跑路,美其名曰愧对朝廷让位于贤。而且李佑很幸运,主角光环显灵,他作为无意之中暗合本朝主流德行标准,在舆论中处于被同情和非常正面位置。而在这个时代,即使以官方态度,寄生在舆论中道德、纲常、礼义之类东西甚至比法律还重要。
李佑当即整肃衣冠,指使下人大开门洞,亲迎出大门外。果然见到陈大人仪仗队伍,黄师爷正站在队伍前头朝这边张望。
李佑疾步上前,欲至轿前拜见陈大人。孰料黄师爷步伐更矫捷,伸手拦住
闲话不提,却说李大人无事身轻,叶扁舟漂回虚江县。拜见父母时,听母亲朱氏心疼道:“小二有些消瘦。”
李佑笑答道:“儿子在府城为官,近来劳碌,片刻不得安歇。”
旁边李父不信道:“你们做官谁不说自己忙,在家里就不要打官腔罢。”
李佑顿时被父亲噎住,说实话都不信。
“你突然回家可是有什事情?”李父又问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