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使人去北城兵马司和捕厅,借着懿旨名头,要他们出动兵丁把守住国子监大门二门侧门后门小门,以及监前成贤街街口。原则只有条,只许入不许出。另面使人去刑部将案卷移过来查阅。
安排下去两桩事,李佑却感到自己身边缺乏个对国子监熟悉解可靠人物。
国子监里有两千监生,大小官吏走卒三百余人,用大海捞针式法子进行排查,不是办不到,但既费力气又费时日,不符合李大人求轻省求快捷工作作风。若有熟悉内情从中指点,圈出较小嫌疑范围,那就轻松得多。
李佑在脑中将京师中自己认识人物筛选遍,发现大都是二甲进士以上高端人士,没有刷过国子监这种中端副本。
勋贵子弟固然有很多在国子监混学历,但李佑这个实职命官与他们真没有什交往,根本不是种生活圈子。
李佑对再次卷入国子监血案很不高兴,既然他不高兴也就不会让别人太痛快,当然这并不代表莽撞。
他对石祭酒说那般夸张,大半心思为试探石祭酒底线,想看看石大人究竟可以配合到什地步。正常情况下,任何衙门堂官,恐怕也不会容忍外来户在自家地盘上吆三喝四,摸清石大人想法很有必要。
石祭酒考虑再三,点头道:“术业有专攻,本官不干涉你,但若事无成徒惹纷疑,本官也不会视而不见。”
石大人身为正人君子,言尽于此。如果立场交换过来,以李大人人品,肯定直接出口句:“反正领旨人是你不是,出漏子也是你担着……”
其实对于案子,李佑心里很明白,无论是趋吉避凶还是打算遮掩糊弄,首先个前提是,必须先要发现真相。以此为基础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不然就是摸黑走夜路,更容易撞鬼,所以还是要认真查。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个鸟用,这种需要人手办事时就使唤不上!李佑坐在绳愆厅里暗暗
也许有看官们担心,李佑去大张旗鼓查案不怕被灭口吗?
如果李大人仍是小吏枚,这种可能性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如果李大人是普通杂官,这种概率可以降低到百分之三十。
但以如今李佑多达三十五个字官位和廷推资历,外加有奉太后懿旨半钦差身份,没有谁承担得起把他灭口后果。真要这干等于把“牺牲个”事情搞成“全家死光光”局面,智商正常人都不会如此挑战朝廷体制权威和秩序。
若非在礼崩乐坏末世时代和极端特殊事件里,灭*员口真像二十世纪脑残古装影视里那样随随意意,那朝廷派出批批钦差为什被视为肥缺而不是鬼门关?
话说得石祭酒默认,李大人便开始动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