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人仕途而言这是项很有意义工作,自宣德朝后,百分之九十九掌权大太监均出自内书堂(另外那百分之就是天启朝九千岁),这点就足以说明切。
谁要当内书堂教习,那将来司礼监掌印太监秉笔太监说不定就出自于他门下,再不济也能出几个掌权太监弟子,这是笔相当宝贵政治资源。
太监受过内书堂教育是种资历,有文化太监们不见得像人渣,品格至少不会比文臣差太多,受风气影响还是知道尊师重道,甚至还有以儒家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言行。
在内书堂当过教习文官,受太监弟子尊重是正常现象,出事被太监救命也不少见,而且常常可以受权势太监援引入阁当大学士,然后内外互相呼应。自宣德朝至今,有据可考六十九个内书堂教习中,有十九人入阁,比例已经相当高。
当今景和朝太监势力全面衰退到低谷,没有内书堂和司礼监,不过保留维持公文运转文书房,宫中仍然需要
话说李大人猛然听到萧学道想把女儿选成皇后,初始还以为他想当皇亲国戚想疯。但又琢磨,能作提学官主考江北科举大宗师,怎也不该是神经病……
按照国朝惯例,天家结亲绝对不找高官显贵,公主下嫁必是平民,后妃出身不是低级*员就是平头百姓,家世清白非贱籍即可。
李佑迅速用这条标准将萧大人衡量几下。四品提学官清贵则清贵,应该算不上高官罢。在官场观念里,从三品以上才是大员,四品和五六品都可算是中层,更别说提学官还是外放四品,并非京堂。
所以从理论上说,萧小姐出身勉强够格。但天下女子够格何止千百万,应选当皇后就和买彩票样,以为自己要中都是痴心妄想。
更何况选皇后和别事不同,既是国事又是天子家事,外臣可以参与外围工作,但最终结果只出自于宫中,或者说就是皇太后个人意见。即便萧学道可以通过他摆平许道宏、赵良仁等重臣,但又能有什用?往往大臣越支持人选,越不受宫中欢迎,所以这事他完全没头绪。
除此之外他能拿出手唯有诗词而已,萧大人总不会蠢到让他李佑写诗词替自家女儿“扬名”罢?
想清楚后,李佑婉言相拒道:“老宗师太高看在下,本县真帮不上忙。”
萧学道抚须笑道:“李别驾莫非以为本官不识天数而痴人妄语?你可知道,老夫当年在宫中文书房当过教书先生。”
在宫中教过书?见多识广李大人也要为此动容,在国朝这绝对是硬关系。
大臣入宫教小太监读书,是有传统。当年内书堂这个宦官培训基地还在时,常用词林官入内书堂当教习,与在内书堂读书小太监们是师生关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