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各人有各人命数,各人有各人缘法,他李佑将来未必就比老师差!
没过两天,陈老师上任红谕就发到李佑手里。原来陈老师没有回京周转,从苏州直接到扬州上任,路程不过两百多里,自然来得很快。
接到红谕,李佑连忙筹备起来,自己老师来上任,自然要极尽周全,万万不可让别人挑礼。
六月初十这天烈日炎炎,李大人汗流浃背也只能在码头上苦候着。
在派鼓瑟笙歌、喇叭唢呐交错喧闹中,新知府坐船缓缓靠岸,身崭新官袍红到刺眼陈大人出现在甲板上。
道迈过去,个不慎就是卡辈子,连续当十几年知县不在少数。
就算官运好,不会原地踏步,但那多道门槛,每道就是几年工夫,有多少人具备长寿去奋斗到头?
若据此分析陈老师升官,会发现有很多内涵,不是大明官场中人品味不出来。
陈老师当年本该是流进士入翰林,但却像三流进士当七品知县起家。不过又跃超擢五品按察佥事,叫李佑目瞪口呆,很为陈老师忽上忽下根基不稳而担忧,这样拔苗助长只怕要毁人。
后来他知道内幕才恍然大悟,原来陈老师当初是因为太低调,或者是有意隐瞒后台,所以在馆选时被暗箱操作刷出去,没有入得翰林。在时任吏部尚书许次辅授意下,十分委屈地装作负气而出,外放担任知县。
李佑热情地高呼声“老师”,装模作样地上前迎接行礼。
陈知府扶住李佑,说实话,现在他真不好意思受李佑礼。只比李佑年长八岁,品级又差不多,李佑还有勋位在身,大剌剌地以师徒之礼相见,太过于轻浮。
陈老师端详李佑片刻,叹道:“你真乃福星也!”
李佑险些热泪盈眶,他只听说自己是扫把星,今天这第
景和七年年初,陈老师直接由知县提拔为按察佥事,看似突兀,实际上是合理,并没有超出上述那个升迁套路。
只是省略御史这步为过渡,算是朝廷给予陈老师没入翰林补偿。堂堂吏部天官学生被黑掉个翰林,现在补偿个按察佥事,谁又能说什。
晃两年半,这次陈老师又是跳过从四品参议,直接由五品按察佥事升为四品扬州知府,很令人意味深长,但也说得过去。
有任实职风宪资历,有第五名进士高端文凭,再给个卓异考评,又不用跨越京官和地方官鸿沟,五品升四品真不算什,无可指摘,任是谁也只能呵呵呵。
看看老师发展轨迹,李佑只能感慨,真是比自己稳得多。七品变五品,五品变四品,皆是稳当得叫人无话可说。有后台有师门,于无声处悄然出头,蓦然回首已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正常官场赢家生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