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事先想法,今天只要风头不妙,无论如何也要将会典当作“祖宗法度”搬出来,至少可以充当缓兵之计。实际上他也正是如此做,至于再下面,就全靠临机应变。
李佑暂时没有精力去考虑,自己可能会引发这些后续变局,他正在绞尽脑汁考虑下步怎走。
目前只有他势单力孤地在丹陛前声嘶力竭高喊祖宗之法,而别人议论议论,装哑巴装哑巴,看热闹看热闹,没有应招,没有捧哏。大约是觉得这个话题太严重,个不好就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所以不敢轻易开口应声罢。
可怜李大人虽然举起无人争锋旗帜,但到目前为止,实际杀伤力却十分欠缺。
连续两次奏请,均不能在钱太后这里打开突破口,李佑万般无奈。
此刻,次辅许大人心情复杂地望着李佑。这次李佑捧着祖宗法度条文,打着厘清制度旗号,要将内阁大学士扫出廷推现场,这让他这个建极殿大学士情何以堪。
难怪李佑奏事之前,给他个那纠结而销魂眼神,敢情李佑要展开无差别攻击,而他身为内阁分子,躺着也要中箭啊。
不过许次辅不是心胸狭窄人,他很理解李佑苦衷。如今内阁成阻碍李佑入选两大障碍之,今次不将内阁扫出去,廷推这关就过不去。
如果李佑真能进位检校佥都御使,对他而言也不是坏事,甚至可以说是极大好事,必将成为党羽中中坚。
假设李佑得逞,许次辅对内阁在人事铨政话语权方面损失考量番,发现未必是坏事。
他只好转过身躯,满脸郑重神色,朝着首辅徐岳行礼道:“大明自有制度,内廷外朝,各有职事,互为制衡,可保君上杜绝偏听偏信,焉有内廷延伸出外道理?如此便成言堂,非长久之道也!”
又劝道:“阁老位列首揆,人臣之极,自当以身践则,并劝君上
这次是六个大学士起受损,相对于其他同僚,他并没有多损失什。而与此同时,由于外朝吏部尚书赵良仁是盟友,对铨政掌控相反还得到加强。
李佑同乡,赵天官虽然万年面无表情,但却暗暗对李佑喝彩。这小同乡要是真有这个本事,举掀翻掉目前现行廷推制度,对他当然是天大好事!
随便想象就可以知道,当廷推中没宰辅大学士,没君上临朝监视,那在参与人员中,谁是引导风向老大?绝对是独无二吏部尚书!
即便李佑今日不成事,但只要敢站出来抛出这个话题,引起朝臣议论纷纷,那也是相当大收获。有开端,还怕没有后续?
话说李大人当初是抱着研究廷推程序态度借来会典卷五,谁知道居然发现景和朝廷推与会典上不太致,登时大喜过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