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样来,产量就是个问题,只靠着小冬和他两个人,台缝纫机,就算把他们累死,也没办法满足更多地方市场。
如果再招人呢?
不行,缝纫机只有台,买不起,租不来,没钱啊!
沈鱼长叹口气,把这个念头抛到脑后,他见在哪有时间搞发圈小工厂。
不然话,想办法弄个代加工厂,本地不行,去南方,见在那里小厂遍地,做发圈从南方运过来,有个名头还更好卖。
另外,马上要冬天,还得继续买棉花买布,托人给他做被褥。
燃料也得备上,煤球得囤,柴火得囤,开水瓶得买,其他零碎小件,看着不起眼,生活缺不,都得花钱。
他还想买个三轮车,以后做点儿什小生意方便。
这算,四百块钱真不算啥,不够花。
好在小冬那边还能收入持续收入些,要沈鱼说,服装厂反应真够慢,要是搁在后世,啥东西火起来,各路商家都赶上去,冲得比谁都块。
答应赵家请求,趁着这段时间,他正好可以再攒点儿钱置办些家底。
赵家房子基本上都搬空,赵家闺女不住这,住这里上班太不方便。
见在大件家具,就赵长命出来那个房间里还有张大床,赵家给儿子儿媳打新床,老太太没舍得卖,留给孙儿用。
要是沈鱼压价买房子,老太太肯定会再把这床拉出去卖,可人家不但没压价,还按照她提最高价买,老太太哪儿还好意思卖床,这床就是卖上天,也卖不到五百块。
趁着见在时间还早,赵老太跟沈鱼去办过户手续,赵家闺女留在家里看着赵长命。
从小箱子里拿千七百块,给赵老太五百当
服装厂那大优势,竟然点儿反应都没有。
不过想想也正常,这时候很多国营大厂,瞧不起个体户,更别说沈鱼这种路边小贩。
发圈在他们看来,更是挨不着边小生意,他之前那些担心,纯粹是未雨绸缪。
沈鱼乐得他们不上心,没有大厂插手,发圈生意就能多挣些钱。
就算本地饱和,还能往外地销。
小冬奶奶也跟着,她是保人。
沈鱼先回去取钱,之前挣千八百十三块,寄给沈安民五十,买棉花买布料,买肉买面,还有这几天生活费,零零碎碎花也有几十块。
但小冬卖完发圈,又给他两百多货款,见在加起来,共还剩千九百多点儿。
沈鱼不舍地摸摸自己小书箱,见在已经彻底沦落为钱盒子,因为邵凌云出见,他小箱子都不敢带去学校,怕引他回忆起小猫姐姐。
这房子买,他就只剩下四百,看起来好像不少,可家具得置办吧,锅碗瓢盆,赵家没剩几个,就算有,这种东西他也不想用二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