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献王刘德,只留下刘德好儒学句,藏书、献书及死因全部删去[世传《史记》关于河间献王刘德只有简略句:“好儒学,被服造次必於儒者。山东诸儒多从之游。”(《史记·五宗世家》)];
淮南王刘安,有意记得极其详细,文中处处自相矛盾[参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游侠列传中,硃安世段落本来篇幅最多,只有狠下心,全部删除。赵王孙、樊仲子、郭公仲只录其名,事迹全都删去[参见《史记·游侠列传》];
孔子第十代孙中,孔延年为嫡长子,删去其子孙名姓,以为讽戒[《史记·孔子世家》中第十代孙,记录次子孔安国子孙姓名,却未记录嫡长子孔延年子孙姓名。];
孔安国、孔驩经历全部删除,只留下句“安国生卬,卬生驩[参见《史记·孔子
《列传》中。但此刻想来,孔子虽不是王侯,但孔子之重,重过历代所有王侯。世间少位王侯,并无损失,但世间若没有仁义,则暗无天日。
史记完成,只剩下最后件事:如何留传?
古史部分倒还好,天子也曾看过。但当代之史,不少都是隐秘丑闻,尤其景帝及当今天子本纪,他毫无避讳,秉笔直书,旦被天子看到,必会被焚毁。
他能托付人,只有女儿女婿,女儿司马英颇具胆识,自不会推脱,但女婿杨敞胆小怕事,只要看到当今天子本纪,就断然不敢收留史记。就算他敢,旦被察觉,也必将祸及全族。孔壁《论语》之祸已经令人惨痛,再不能为史记,又祸害亲人、伤及无辜。但如果不能公诸于世,写史记又有何用?
司马迁思前想后,始终想不出个妥善之策。
幸好柳夫人想到个主意:抄份副本,将该避讳地方全部删去,再交给女儿女婿,这样,至少大部分史记能得以留传。至于正本,万万不能托人收藏,找个隐秘地方,埋藏起来,以待后世之人发掘。
这个法子两全其美,很是妥当。但正本藏在哪里好?
藏地方既不能太显著,也不能太荒僻。太显著,易被当世人发现,则仍然难逃被毁之运;太荒僻,则恐怕永世都不会被人发现。最好是刘氏王朝覆灭之后,再被发现,到那时,则不用再怕触怒朝廷。但什地方能保证这点?
夫妻两个边思索商议,司马迁边抓紧抄写史记副本,边抄边删改:
景帝及当今天子本纪,全部删去[世传《史记》有缺失,班固言“十篇有录无书”(《汉书·艺文志》)。其中包括《孝景本纪》和《孝武本纪》。唐人司马贞《史记索隐》指出:“《景纪》取班书补之,《武纪》专取《封禅书》”,其中《孝景本纪》是从《汉书》摘补,《武帝本纪》由《史记·封禅书》中截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