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字被专横地拆散,笔画飘浮在浮尘中,又以种新面貌强行组合在起。他认识每个字母,连起来却不晓得它们意义。孩子们天真声音机械地朗读它们,就好像世上第批婴儿在牙牙学语。他想,总有天,全世界将讲着同门语言,过着同样日子,无法再接受任何新生活。到那时,只有来自另颗星球人才能够毁灭们……
他摊开稿纸,在上面写道:
“……试图解释,这种思想可以用来理解尘世历史,也可以用来理解世界现实。在表面上,它们都呈现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桩桩事件,还有个个人物。它们全都存在于时间川流之中,只有当们从垂直方向上把两件事联系起来理解,它们对彼此才有意义。这种思想贯穿整个中世纪欧洲,们在埃米尔·马勒代表作里,还能够看到针对许多教堂雕塑分析……”
写到这里,他不禁怅惋地想到自己那套丢失《法国宗教艺术》。如今它可能遗落在被遗弃公寓里,上面到处是满不在乎指印和靴印;或许它们已经连灰尘都不再是。那还是他多年以前偶然在间法语招牌书店里寻到。他还记得它深红色皮面触感,以及书架后面不知谁声音在高谈阔论,像是两个结伴而来学生:
“故事展开时,没有什比‘时间’更能表现‘现实’。而什样描写能够完全忠实地再现故事进行时间呢?是对话。小说家就像录音机样记录下角色言语。其他种类描写,都或多或少制造着假象,阻碍时间如实推进。你想想吧,设想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对话、直接引语,连‘她叹口气,抚弄着裙角,无可奈何地说……’,或者,‘他恨得牙痒痒,巴不得她倒霉,但只得装出副谄媚样子接道……’都不要有。你读它用多长时间,故事就推进多长时间。接下来篇小说则从头到尾都没有对话,至少没有直接引语,篇幅可以无限延长,想让它多长都可以。你可以描述眼下任何事物来龙去脉、起源生成和未来。人物内心意识,方面来自外部事物即时唤起,方面来自内心对过去回忆……可是故事实际发生时间可能只是三天,天,小时,甚至秒钟……这种情况有点像《天方夜谭》。”
最后听起来更像是句俏皮话。他用心地听着,觉得这种说法并不完善,但颇为有趣。他想想,接着刚才段落写道:“人类头脑依赖现实和时间,可能就像依赖面包和水。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在思考怎样用时间解释现实。种是现世时间,种是内心时间……”
三、他尚且不知……
他被迫启程,远离故乡。没人记得,起初他究竟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