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回两个字,“等。”
不禁有些惊讶。大概是他文章太过咬文嚼字,忽然变得这简洁,让人还真不习惯。留下手机号码
。他捡起来,对着日光灯,认真地检查影印细节,像个老学究。
这样久,未免沉闷。便在另台电脑上网,回几封邮件。忽然头脑中闪过上午在无着庵中见到名字。鬼使神差,便在搜索引擎打上“般若月傅”四个字。然而搜索结果,却让愣愣。
出现在首页,是篇博客文章,叫《风月沉沉话流年》。打开看,是个叫“越秀俚叟”作者,所写无非是当年广州掌故旧事,文字颇为酸腐。可这篇文章,在“陈塘艳影”节后,出现“宝刹名庵”标题。于是在个段落里,看到“月傅”名字。
清末民初,广州习俗遇有丧事,辄邀尼僧至治丧之家诵经。十年之间,尼庵蜂起。四处交接,招徕佛事。然其内艳影不让陈塘,后遭社会舆论所指,略有减少。民国九年,广东军北伐。因筹募军费,勒定城中寺庵堂必捐出所有产业,庵堂纷纷关闭。唯数庵近官得力,得权力者支持留存,愈见其盛。其名较著者如小北药师庵、都府街永胜庵、仰忠街莲花庵、丽水坊无着庵、应元路昭真庵、豪贤路白衣庵、大北直街檀道庵等,并称“七大名庵”。所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庵不在大,有妙尼则名”。故坊间流传“广州五大伽持”之艳名,如药师庵大虾、细虾,永胜庵眉傅,莲花庵文傅,无着庵容傅,名噪时。其与军政人物有染颇多。亦有以才名著称者,如般若庵月傅,丹青弈术,城中诸姝,无出其右。奈何其性清寒,风情不解,未有善舞长袖。唯知己,魂断于乱,后杳然于世间。无可考,足叹息。
到这儿忽然结尾,让措手不及,隐隐觉得还有下文。这时两个管理员,推着车档案路过,边说着白话聊天。于是问,在哪里可以找到般若庵资料。两个人对望眼,口中道,唔知哦。问,那药师庵呢,大虾细虾什。
那年纪大些,诧异地打量,说,看你人后生,怎会问起这个,当年“开师姑厅”,多半都不在。
更茫然,师姑厅?
他促狭地眨下眼,说,对,都是你爷爷辈风流事喽。们这儿可没有,该去问那些“老羊牯”。
想会儿,又打开那篇博客文章,登录,给那个叫“越秀俚叟”人留言。不清楚,他是不是所谓“老羊牯”,但直觉告诉,他可能会知道些事。言辞极为客气。称他为前辈,说拜读他大作,自己在做个研究项目,不知能否当面请教。谁知他竟很快回留言,只三个字:“在哪见?”
说,在广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