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来看,元史是传统中国历史部分,这部传记所写,也还是中国历史脉络中忽必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同样高度评价忽必烈历史地位杉山正明教授,在其名著《忽必烈挑战——蒙古与世界史大转向》中,描摹出个世界史视野中忽必烈,迥然有异于们所熟悉那个元世祖。杉山这部书当然没有写成半部元史,但可以当作13世纪后半叶世界史半部概论来读。
学界说起杉山正明,般都会首先提起他语文能力,他自己也喜欢强调学习和掌握多种语文对于研究蒙元历史重要性,特别是波斯文,用杉山话说,对研究蒙元史而言波斯语文献与汉语文献同样重要。他如此高看非汉文特别是波斯文史料,当然与过去研究者偏多信赖汉文文献有关。莫里斯·罗沙比(MorrisRossabi)在1989年出版《忽必烈汗》中,就已经批评研究者对于汉文以外史料利用不足。杉山把这批评推向极致,而且他自己也似乎努力学习尽可能多语言。他说:“有关蒙古时代应该使用史料经典就多达二十多国语言,并且重要是,东西方专门研究者工作,都想要描绘出种完全不同历史图像。”他认为,以汉文为中心东方史料与以波斯文为中心西方史料,把研究者也分成两个集群,由于“两个文献群各自背负着巨大文化传统完全不同”,比克服“史料之墙与语言之墙”更困难,就是跨越“说不定远较前两者为大意识之墙”。据说杉山办公室就是蒙元史研究最佳图书馆,参观者通常会惊骇于如此丰富、如此稀见多语文史料竟会汇聚在此,也难怪杉山会在书中对哈佛图书馆颇有微词。
多语文史料掌握,当然是杉山蒙元史研究大特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成功就在于他使用不为他人所知材料。他著作里确有很多出自波斯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等非汉文材料,但这些材料本身并不是由他发掘出来第次使用。他确在不少地方巧妙地利用多语文史料驳斥旧说或建立新论,但这些材料对于其他研究者来说并不是那陌生。在看来,杉山是在武装炫人耳目多语文工具同时,和许多成功历史学家样,也具备极为开阔知识视野和求新求变理论勇气,事实上正是后者使他写出系列有着独特视角历史论著。
以《忽必烈挑战》为例,决定此书炮打响,并不是杉山使用多少条稀见多语文史料,而是他在书中以习见史料论述蒙古时代所开创世界体系这个亚洲史乃至世界史命题。他所谈忽必烈,不仅是蒙古大可汗,也不仅是元朝创建者,而是塑造从地中海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