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运动,北京大学也在开展“双反”运动,进行教学改革。所仰慕张政烺先生被调离北大,马寅初校长也遭到批判。
令感到幸运是,在教学改革风潮中,北大很多师长依然坚持丝不苟教学,依然有同学照常勤奋学习。依然可以感受到北大特殊学习氛围,感受到爱国、进步、m;主、科学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学风。记得历史学系当时还建立统图书室和阅览室,经过1959年到1961年逐步扩充,资料室形成比较完整规模,给师生教学科研带来极大便利。后来历史学系还协助中文系筹办“古典文献专业”,设置这个专业目是培养整理古典文学、史学、哲学方面文献人才。
虽然有这样那样运动,但是整个50年代北大校园氛围中,洋溢着为共和国现代化建设而奉献热情,几乎所有年轻人都毫不怀疑地相信,个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新时代正在走来。在这样个激情燃烧年代里,刻苦学习、努力成为国家所需要人才,是当时北大学子共同理想。
记得当时在上海街上已经没有多少人穿打补丁衣服,但是北大有不少学生衣服上还打着补丁。当时大学生生活条件普遍比较艰苦,但大家也没有苦感觉,普遍比较乐观和积极。艰苦生活条件没有影响到北大学生学习热情,图书馆里总是人满为患,晚到同学根本没有位子。有时候图书馆门前还会排起长龙,等到门开,同学们就蜂拥而入抢占座位。后来因为图书馆座位实在满足不所有想读书学生,只能实行分配制度。图书馆给各系各班分配座位号,拿不到号同学只能站着读书。这就是那时候学习氛围。每个人粮食也有定量,食堂甲菜是角,乙菜是八分,都是荤菜;丙菜六分,丁菜四分,没有肉,全是素。刚到北方,吃惯米饭,开始不习惯吃面食。当时个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也就十来块钱,戴得起手表学生很少。如果某个同学戴着手表,大家就说他是“有表阶级”。
入校之后,们58级学生因分专业早,参加田野考古机会较多。们1959年参加陕西省华县发掘工地“认识实习”;1960年参加怀柔抢救性发掘;1961年参加正式生产实习—昌平县雪山发掘,发掘雪山文化遗址,还发现西周燕国墓葬、汉代墓葬和辽代居住遗址。这多实习机会给们这些学生很好锻炼。1961年到1962年新开专业课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分别由吕遵谔和严文明两位老师讲授;1962年到1963年新开专业课是秦汉考古,由俞伟超老师讲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