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性、学术性极强话题,必须确保知识性内容准确无误……如此来,深感访谈稿件离最终成书距离遥远。究竟如何来处理这二十万字采访稿,成面临个难题。
把口述内容整理出十三个部分,分别涵盖童年、大学、实习、历史、学术、劫难、至爱、艺术、保护、管理、抢救、考古报告和莫高精神,这就是这本书十三章最初框架结构。这个框架不仅包含樊锦诗个人命运、人生经历,还涉及敦煌历史、艺术、学术以及敦煌保护管理等各方面问题。但是,不能确定樊老师是否同意这样框架。当忐忑不安地给她看全书框架设计时,她话让心中这块石头落地。她说:“很赞同你设想。没有什传奇故事,人生意义正是和敦煌联系在起,和敦煌是不可分。樊锦诗个人经历应该和具体时代联系在起,你想法也是所希望。”
然而,这本书是次跨度极大多学科尝试。写樊锦诗和敦煌,涉及敦煌艺术、敦煌学、考古学、文物保护等多个从来没有接触过学科领域,还有历史学、宗教学,以及关于“带路”沿线国家,各种文明和敦煌之间交融互动……对个人而言是个挑战。
完成此书,除跨学科难度之外,还有各章内容不平衡,有充实,有薄弱,有些章节内容只有数千字。怎办?樊老师远在敦煌,在北京,不可能每天和她通电话,也不可能把所有问题全部抛给她,毕竟她重任在身,不能因为这本书占用她全部时间。并且大多数写作中遇到问题是无法通过电话采访解决,必须查阅相关资料,才能加以丰富和充实。
找来樊老师全部著作、论文以及讲演,希望可以把以往她曾经思考过重要问题融入她个人传记。通过阅读她所有文章,理清她在学术上始终关切核心问题,在敦煌学研究上已经或试图突破问题,在遗产保护方面主要抓住问题,以及她在时代转型时把握重大问题。直到对她学术思想、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越来越熟悉。书中有地方或许她只是说到几句话,提到曾经发生件小事,但在看来很重要,就进步查找相关资料,尽量恢复她自己也已经淡忘那些往事。在写这些往事时候,就好像听到她本人在耳边叙述。这些文字不像是写出来,而像是她以特有语气、思路和节奏说给听。
比如樊老师回忆苏秉琦先生,她只是简单提到毕业之际苏先生找她去朗润园谈话往事,至于谈什,为什找她谈话,这些记忆都已经非常模糊。如何从历史角度来把握苏秉琦和樊锦诗这次谈话,如何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