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身着黑衫、腰佩尖刀、挥舞大棒、走路迅疾、年方十九、口无遮拦爱国青年”[12]。[13]他为墨索里尼本人扣上个“欧洲牛皮大王”(Europe'sPrizeBluffer)[14]称号,还说这位独裁者有张不可信嘴,尤其善于“用大词装饰小概念”。况且,“他穿黑衬衫时候配白鞋罩,这似乎不太合适吧?即使历史上人也不这穿”。[15]鉴于海明威非常年轻(此时他年仅23岁),见识尚浅,他语中自信着实令人惊讶,没有人把他当作个毛头小子。[16]
实际上,《星报》编辑总是为海明威选题留出很大版面,并意识到这位记者本人也逐渐成读者感兴趣对象,于是着手为他打造个引人注目公众形象。当年(1922年),报纸刊出篇相当长文章,题目是“欧内斯特·M.海明威二三事:正在揭开欧洲盖头人”,文章介绍这位最近正在写作“非常有趣文章”人。这类文章中信息也并非完全属实——有篇告诉读者,海明威“在世界大战中和意大利军队搏斗”——但这并不是问题。现在,讲故事人已经成故事部分。
初抵巴黎时,海明威写信给舍伍德·安德森,说旦夫妻两人安顿好,他就会把那几张直通文学圈“车票”寄给几位作家。“(它们)就像支启航船队。”海明威说。不过给那些最为重要之人信,仍然握在他手里。
多数有志向上攀登作家,可能都会不惜切代价取得这些介绍信,以便被介绍给侨民作家中“奥林匹斯诸神”——这是马尔科姆·库利给20世纪20年代巴黎核心创作圈中作家们起名字。[17]西尔维娅·毕奇把这群带着光环人称为“这伙人”(theCrowd)[18]。他们是“某种贵族,在某种魔力环绕下,几乎不会被推翻”,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小说中个人物后来评论说。[19]
美国人源源不断地来到巴黎,争相想被介绍给“奥林匹斯诸神”,但在后者眼中,这些人大多“并不值得搭理,除非你偶然想找点乐子”——位先锋侨居记者、“圈内”编辑哈罗德·斯塔恩斯(HaroldStearns)这样说。[20]“这伙人”通常在私人住所或工作室里聚会,不去公共咖啡馆。对于很多有志成为作家人、不顾切想变得“值得搭理”人,“这伙人”统统不屑顾。舍伍德·安德森通过西尔维娅·毕奇敲开通往旅居作家核心圣殿大门,但毕奇并不总会如此慷慨地开放自己社交圈:她甚至曾经拒绝把乔治·摩尔[21]引荐给詹姆斯·乔伊斯,即使当时这两位小说家都在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