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有人边开车边看手机,有人疲劳驾驶,有人开车时候只顾着发呆。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2012年统计,全美致死车祸中有31%出于滥用酒精,30%出于超速,21%出于驾驶分心。而这些错误,自动驾驶汽车永远都不会犯。虽然自动驾驶汽车仍有其自身问题和局限性,也免不会有些事故,但根据预测,如果把所有驾驶工作完全交由计算机处理,将能够减少约90%道路伤亡。换句话说,只要全面改用自动驾驶汽车,每年就能少死亡100万人。
因此,如果只是为保住工作就拒绝交通和医疗保健等领域自动化,绝对是不明智之举。毕竟,们真正该保护是人类,而不是工作。如果自动化让司机和医生变得无用武之地,就让他们找点儿别事来做吧。
机器里莫扎特
至少在短期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还不太可能完全取代整个产业。有些工作专精在小范围,日复日做都是程序化动作,这种工作就会被自动化取代。然而,如果是每天都有变化、需要同时运用广泛技能组合工作,或者需要应对难以预见情况工作,就不太容易用机器来取代人类。以医疗保健为例。很多医生主要工作是处理信息:汇总并分析医疗数据,然后做出诊断。相比之下,护士需要有良好运动和情绪技能,才能帮患者打针、换绷带,或者安抚激动患者。因此,们智能手机上出现人工智能家庭医生时间,很有可能会远远早于们拥有可靠护理型机器人。人文关怀产业(也就是照顾老幼病残)大概在很长段时间内仍然会是人类工作。事实上,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和少子化,养老产业很可能成为人类劳动力市场成长最快行业类别。
除养老产业,创意产业也是自动化特别难以突破领域。现在,们可以直接从iTunes(苹果数字媒体播放应用程序)下载音乐,而不需要由真人店员来销售,但作曲家、音乐家、歌手和音乐节目主持人都还是活生生人。们需要这些人创意,除是要制作全新音乐,也是为在多到让人头昏脑涨诸多选项当中进行选择。
尽管如此,最终所有工作都有可能走向自动化,对此就连艺术家也得小心。现代社会般认为,艺术与人类情绪紧紧相连,艺术家引导着人类心理力量,艺术目是让们和自身情绪有所联系,或者激发出新感受。因此,当们品评艺术时候,通常就是看它对观众情绪起多大作用。但如果真以这个标准来定义艺术,当外部算法比莎士比亚、弗里达·卡罗(FridaKahlo,墨西哥女画家)或碧昂丝更能解和操纵人类情绪时,又会发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