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离开母亲小猪、小牛和小狗通常活不多久。而且到不久之前,人类婴儿离开母亲也同样如此。相对,如果成年母猪、母牛或母狗因为某种罕见基因突变而点儿也不关心生下孩子,当然它们自己可能活得舒适自在又长寿,但它们基因也就不会传递给下代。同样逻辑也适用于长颈鹿、蝙蝠、鲸和豪猪。对于其他情感,们或许还有争议空间,但因为哺乳动物幼儿必须要有母亲照顾才能生存,显然母爱以及强烈母婴联结是所有哺乳动物共同特征。20
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才研究出这点。不久之前,甚至人类父母与子女之间情感联结重要性,都曾遭到心理学家质疑。20世纪上半叶,虽然也有弗洛伊德理论影响,但当时主流行为主义学派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是由物质回馈决定:儿童主要需要食物、居所和医疗照顾,之所以和父母建立联结,只是因为父母能够满足这些物质需求。那些要求温暖、拥抱和亲吻儿童,则被认为“宠坏”。当时育儿专家就警告,如果父母经常拥抱、亲吻孩子,会让他们成年以后自私、没有安全感、情感不独立。21
20世纪20年代育儿权威约翰·沃森(JohnWatson)就曾对父母三令五申:“不要拥抱和亲吻(孩子),也不可让他们坐在你腿上。若你坚持,也只能在他们说晚安时候,亲下他们额头。早上则是与他们握手。”22当时流行杂志《育儿》(InfantCare)也提到,养育孩子秘诀就是遵守纪律,依据严格日程表为孩子提供物质需求。篇1929年文章指示家长,如果婴儿在正常进食时间之前就哭,“不可以抱他,不可以摇他哄他别哭,而且也不可以喂奶,要等到确切喂奶时间才行。婴儿,甚至是小婴儿,哭下并不会有事”23。
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有越来越多专家达成共识,放弃这些严苛行为主义理论,承认情感需求重要性。在系列著名(而且残酷到令人震惊)实验中,心理学家哈里·哈洛(HarryHarlow)在幼猴刚出生不久,就将幼猴与母猴分开,隔离在小笼子里。笼子里有两只假母猴,只是金属假猴,装有奶瓶,另只是绒布假猴,但没有奶瓶,结果幼猴紧抱着绒布母猴。
有件事,这些幼猴都懂,但是约翰·沃森与《育儿》育儿专家却不懂:哺乳动物要活下来,仅靠食物还不够,还需要情感联结。经过几百万年进化,猴子天生就极度渴求情感联结,这让它们认为,比起坚硬、金属制物体,毛茸茸物体比较可能建立起情感联结。(也是因为这样,儿童更可能紧抱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