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主义既非自由主义,亦非人文主义。但要特别强调点:数据主义并不反对人文主义。数据主义对人类体验并没有什恶意,只是并不认为经验在本质上有何价值。前面审视三大人文主义教派时,们曾问过哪个体验最有价值:是聆听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查克·贝里、矮人进行曲或是狼嚎?就数据主义看来,这整件事根本是抓错重点,因为衡量音乐价值,该看是它带来多少数据,而不是它创造什经验。举例来说,数据主义就会认为,如果与矮人进行曲相比较,命运交响曲用更多和弦和音阶,而且创造出更多在不同音乐风格间对话,于是你需要更多运算能力才能解读命运交响曲,由此也会获得更多知识。
根据这个观点,音乐也是数学模式,也就能用数学来描述每个音乐作品,以及任何两首曲子之间关系。这样来,所有交响乐、歌曲和号叫都能测量出精确数据值,确定哪个最为丰富。至于它们对人类或狼所创造体验,其实并不重要。确,在过去大约7万年间,人类经验是整个世界最有效数据处理算法,确实有理由多加推崇。但们可能很快就会到达临界点,人类算法将被取代,甚至成为负担。
人类是从数万年前非洲大草原上开始进化,这套算法并非天生用来应付处理21世纪数据流。们可以试着升级人类数据处理系统,但光这样还不够。万物互联可能很快就会创造出庞大而快速数据流,就算是升级后人类算法也无法处理。汽车取代马车,们并不是让马升级,而是直接让马退休。或许,智人也到该退休时候。
数据主义对人类采用严格功能观点,完全依据能在数据处理机制上发挥多少功能来评估人类体验价值。如果们研发出能够具备相同功能而又更有效率算法,“人类体验”这套算法就会失去价值。因此,如果不只是出租车司机和医生,就连律师、诗人和音乐家都能被更厉害计算机程序取代,又何必要在意这些程序有没有意识、有没有主观经验呢?如果人文主义又开始赞颂人类经验神圣,数据主义会觉得这是个打着情感牌谎言。“你所称赞体验,只是种过时生化算法。在7万年前非洲大草原,这种算法可说是顶尖,而且就算到20世纪,仍然对军队和经济至关重要。但们很快就会有更好算法。”
在许多好莱坞科幻电影高潮里,人类面临外星人入侵舰队机器人大军,又或是要消灭全人类全知超级计算机,切看来人类注定会灭亡。但人类总在最后刻反败为胜,而要感谢就是所有外星人、机器人和超级计算机所未曾怀疑也无法看穿东西:爱。就像在《黑客帝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