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私(1 / 2)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页

四十多年前,我开始写诗,主要使用“仆”[2]这个第一人称用语。平常我也用“仆”自称,在与朋友们的交流中我也偶尔使用“俺”,不管是哪种称谓,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自然的选择。可以说,作品中的第一人称与现实中的我之间基本没有什么差别。在第二本诗集《六十二首十四行诗》中,我将第一人称统一为“”。为什么我将“仆”换成了“”呢?我记不太清楚原因了,也许可能是一种逞能的做法吧。“仆”本没有什么这样的语感,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已经有了稍显孩子气,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是在装糊涂的意味,所以我想避免这种理解。

这之后的作品中,我将“仆”“”“俺”等混合使用。作品中有时也会出现并非作者即我本人的主人公,当主人公无法用直接谈话的形式发言的时候,写诗的我与诗中的我之间,每一篇作品会因为使用不同的人称代词而产生微妙的差异,这大概就是我混用这些词的原因吧。也就是说,不知不觉中,我是将诗当作一种小说来创作的。这一点无法用这样简单的说明解释清楚,它与诗歌的本质息息相关。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找到一个固定的第一人称,每写一篇作品,很多时候我都会犹豫,到底该使用哪个第一人称代词呢。

在我最近的作品《不谙世事》和《听莫扎特的人》中,我用的是“仆”,这是根据我当时的心情做出的潜意识性的选择。与“”相比,“仆”包含着一种易受伤的意味,我需要这种没有依靠的感觉。这个“仆”的意味与《二十亿光年的孤独》中的“仆”是不同的。

一首诗与作为作者的诗人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一般想象的要复杂微妙得多,它是流动变化的。确实,一首诗离开了作者的现实生活是无法创作出来的,但是诗中所阐述的想法和感情,如果说是原原本本地表现了诗人在现实中的情况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很多时候并非如此。诗不是传播思想的工具,也不是表达意见的途径,更不是所谓的表现自我的手段。我们经常说在诗中语言必须变成某种“事物”,若是如此的话,那么读诗时就好像面对着一个精美的小工艺箱一样,这种态度对读者来说不也是需要的吗?这时的语言就如同木材一样,而砍削、研磨、完美地拼装这些木材的技术,就如同读者向诗人求索的伦理一样,那些确确实实地存在的事实,正是诗的风格的力量所在。作为作者的诗人正隐藏在这些“形式”之中。因为想要表达什么所以写诗,如果单纯从这样的视角读诗的话,就不能理解诗中的“我”();而且,在诗中所写内容的基础上来评断诗人的正与邪的做法也是不公平的。虽如此,虽然诗与散文类的作品不同,但我也不认为诗可以完全免于

排行阅读

苍白爱情

三秋泓
天之骄子渣攻X自卑怯懦美人伪骨科年下宋知雨寄人篱下,为了苟活,主动变成了继弟严越明最喜欢的床上玩具。注意:没有排雷,到处是雷。自带扫雷系统,谢谢。
我深深地爱着你,你却爱着一个傻逼,傻逼他不爱你,你比傻逼还傻逼,爱着爱着傻逼的你,我比你更傻逼,简单来说,本文讲述一个,谁比谁更傻逼的故事。

相爱未遂

金陵十四钗
满城衣冠副CP,律师X检察官,破镜重圆本文第一人称,互攻。

秋以为期

桃千岁
军二代攻 X 黑帮老大受,强强,肯定有反攻。《无地自容》系列文。军二代和黑帮老大的强强对决。主角:柯明轩,边以秋。是否互攻,看我心情,反攻是一定有的。

你丫上瘾了

柴鸡蛋
《你丫上瘾了》小说作者柴鸡蛋,讲述了白洛因与顾海之间的爱情故事,文笔幽默风趣,充满京味。

职业替身

水千丞
周翔不知道老天爷给他第二次活的机会,究竟是额外照顾他,还是没玩儿够他,否则他怎么会戏里戏外、前世今生,都被晏明修当成同一个人的替身?他也不知道他和晏小少爷,究竟是谁比谁更可怜,一个只能当替身,一个只能找替身。
最新小说: 曙光 万人嫌哑巴的竹马是校草 痴情男二不存在的[穿书] 人渣回收站[快穿] 小虎鲸只想跟人类贴贴 和平分手是不可能的 一个普通人陷入了修罗场 穿成炮灰后只想搞事业 被抛弃后我跟天花板HE了 最强星舰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