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哪些故事可信,这是历史学家面临项最基本任务,因为他们很清楚并非所有史料都同样可信。就宋朝而言,有些官方文书也未必可信,尤其是言官呈递奏疏,他们因为职责所在,要将听到人们对事情议论向皇帝汇报,即使这些事情并没有其他证据支持。此外,宋朝文人还撰写数百部笔记,其中收录大量逸闻和随笔,但有故事并非基于作者个人知识,而是道听途说,也许是第二手或者第三手知识,甚至有可能是在别人笔记中所见。宋朝人与其他时代或其他地方人样,都喜欢有趣事情,而些机智故事就可能十分风趣。因此,有些历史名人故事也可能经过修饰,甚至是杜撰出来。但另方面,正是由于这些书存在,们现在才有可能对很多内容进行讨论,因此,历史学家并不十分情愿将这些书籍笔抹杀。在本书中引用蔡絛《铁围山丛谈》,是考虑到他父亲蔡京经常在皇宫内,作为蔡京儿子,他很可能会知道书中记录有关徽宗及其朝廷发生事情。另外位多次引用作者是王明清(1127—1214),他似乎能看到很多徽宗朝史料,不过,他记录轶事当然也不是全部可信。同时,们还应意识到,笔记中内容也经常会被些正史引用。因此,对于任何看起来更像是基于谣传而非第手知识史料,今天历史学家必须时刻保留点怀疑态度。
哪些故事能够接受,哪些不能,没有什万无失办法来判定。有时候靠常识就够,有时候故事与来源更可靠史料相互矛盾,可以推断它可能是杜撰出来。例如,某个人物也许不可能出现在他在故事中所处地点。还有时候,故事看就是虚构,不用有反证就可以直接否定。当然,即使是那些经过加工或凭空编造出来故事,也有助于们对当时理解,因为它们可以让们看到当时流传是哪类故事和谣言。不过,当讨论对象是真实发生之事时,相关谣传就不是个好信息来源。
在下文中,列出不采用这六个故事理由,其中有故事还被正史收录,有则只见于笔记。还举些例子,有是因为涉及比较重要问题,有则为说明此类虚构故事也很可能会被载入正史。列例子都是被些现代学者当作真实史料来用。
徽宗生日
元朝史料上记载个传言,据说徽宗实际上出生于五月初五,但由于这天被视为不吉利日子,徽宗生日就被改为吉利十月初十。[1]周密(1232—1308)在他两本书——《齐东野语》和《癸辛杂识》[2]中记载这个故事。没有更早现存史料记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