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孺子长出口气,“看来还真是不能轻易得罪任何个人,谁能想到命运度被他掌握在手里?”
杨奉含笑倾听,偶尔嗯声,直没有表态,等倦侯疲惫地坐下,他说:“看来转换身份对倦侯很有好处。”
“有好处。”韩孺子喃喃道,脑子里混沌片,目光中尽是疑惑,“被你影响。”
“嗯?”
“你说豪杰中有个神秘帮派,直在想这件事,结果——现在觉得大臣们中间也有神秘帮派。”
气还未散尽,韩孺子与众多贵戚块入殿朝拜新帝,各地诸侯也都赶来,其中数位也有入宫不拜特权,韩孺子与他们站在第排,在礼官指示下,向宝座上新皇帝躬身行礼。
韩孺子就在这时想起他与杨奉那次交谈,心中感慨万千,当初他坐在上面时,曾经对下面大臣有过幻想,以为会有某位耿直大臣挺身而出,帮助自己摆脱傀儡身份,最终结果却是他退位。
如今他站在下面,仰望上面新皇帝,终于理解大臣们当初为何无动于衷。
登基大典结束,韩孺子回到侯府之后,立刻找来杨奉,滔滔不绝地向他讲述自己感受。
以下观上,皇帝就像是宝座部分,没人知道那个胖乎乎小孩究竟在想什,可他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会引来无限遐想:小皇帝向旁边望眼,这表明他心不在焉,对帝位没有清醒认识;小皇帝轻轻扭动下屁股,这表明他意志不坚,很可能熬不过残酷斗争;旁边太监说话时,小皇帝微微侧身倾听,这表明他依赖宦官,不信任大臣……
“哈哈。”杨奉大笑,“看来你还是没有完全相信。”
“如果豪杰和大臣们中间有帮派,那头目岂不就相当于另外两个皇
韩孺子知道这些猜测有多可笑,也知道它们有多大威力,没人愿意帮助可能失败人,谁都想站在胜利者边,就连他自己也不例外,帮助小皇帝风险太大,而投向太后,或者只是袖手旁观,才是更安全选择。
当初大臣们对韩孺子大概也是这想。
可是宫变时候,自己表现不够优秀吗?韩孺子稍回忆就明白错在哪里,他当时所做切都发生在深宫里,除几名太监,无人得见,当外面大臣们突然得到太祖宝剑时,可以得出各种各样结论,未必全都归功于皇帝。
其中起关键作用人物是刘昆升和郭丛,这两人拿走宝剑,对大臣说什,大臣自然就信什。
韩孺子说得口干舌燥,仍然意犹未尽,“刘昆升只是名宫门郎,与朝中大臣联系不多,郭丛不样,他自己曾在朝中为官,弟子为官者甚多,即使致仕在家,也仍是官场中员,他不喜欢,所以刻意隐瞒功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