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胜利本身,战场本身,是被攻克堡垒以及769幅水粉画宣言书。但尽管如此,它通常不被视为客体,而被视为材料,供人们酌情选用、随意删减;不被视为成就,而被视为证据,被引用于各种总结性文本;不被视为结果,而被视为未完成承诺——简而言之,被视为份人生记录。再没有什比这种解读更远离现实。
最近几年论述夏洛特几乎所有文字,都在提醒们提防种明显威胁,即将其作品视为牺牲品留下死亡纪事。于世界末日前夕在蔚蓝海岸边用图画写下德国轻歌剧,所讲述并非屠犹。这需要读者为之付出专门努力,即面对萨洛蒙作品时,对于隧道尽头奥斯维辛需要既铭记又忘却,既知晓又不知晓。就像《人生?如戏?》画页上蒙上层写有文字描图纸样,们可以透过描图纸隐约看见图画,但与此同时,可以在任何时候揭开这层过滤纸,直面纯粹色彩。
1941年夏,夏洛特·萨洛蒙对自己幸运感激涕零,自视为为数不多逃离灾难之人。在她文字中,除最开始“故事发生于1913—1940年德国,后转至法国尼斯”,后来又出现个奇特时间标记:“在天与地之间,在公元后,新救赎元年。”诺亚及其儿子们完全有可能如此描述彼时彼地自感受。萨洛蒙也是如此看待自及自命运。已知世界终结,连同切她所爱或所恨之人,他们都死,消失,沦落天涯。而她仿佛是新土地上第人,蒙受意外、无法描述恩情,被赐予全新、得到救赎世界。“泡沫,梦境,梦境漂浮在蓝色海面。是什让你次次地从这样疼痛和痛苦中塑造自己?是谁赋予你这种权利?梦啊,回答,你为谁服务?你为何要拯救?”
战争结束,夏洛特父亲和继母就来到威利弗朗斯-苏梅镇,寻找切与女儿相关痕迹,传言,证据。个布包被交到他们手中,洛特(家里人这样称呼她)曾对自己友人说:“这里有整个生命。”无独有偶,米普·吉斯[3]也是这样向集中营幸存者奥托·弗兰克转交他女儿安妮日记。更为奇特是,这些事情彼此相隔如此之近,简直触手可及:夏洛特父亲艾伯特·萨洛蒙和妻子战争期间就躲在阿姆斯特丹,离弗兰克家不远;弗兰克第个向他们展示女儿安妮日记,又过段时间,两家人又起商定如何处理夏洛特画作。几乎能够看见,他们怎样坐在那里,在后来20世纪50—60年代,作为失去孩子父母,努力安排着女儿们身后命运。夏洛特·萨洛蒙首部作品集于1963年出版,其印刷质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