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就是后勤和速度问题。这路行军除艰苦以外,还有个辎重拖累,虽然黄石可以不带盔甲、大炮,但粮食却是每天都要大量消耗。
“们或许可以从地方官府那里得到些,这样部队就可以少携带些粮食。反正军是奉命行军,有权从地方获得补给。”当初计算粮食运输消耗时,杨致远心疼得直咬牙。要是这两千五百里路粮食都要从福宁镇组织人力运输话,那为保证这五千人吃饱,福宁镇就得出动十万辅助兵、并沿途大量雇佣车辆和民夫,全镇肯定会被彻底拖垮吃穷。
金求德当时就对此表示反对:“不过,如果从地方官府那里补给话,第就是损耗,这个倒不是大问题,大不就给他们些好,但末将恐怕会对军队行军速度有影响。”
贺定远在这种问题上向是言不发,如果不是黄石把他拉来旁听,他本来更有兴趣去干些别工作。贾明河和赵慢熊也都没有意见,个是初来乍到不愿意多说话,另个是还没有把其中利害冲突全都权衡过遍。
从大明中叶武官地位大大下降以后,文官集团就觉得定要加强对军队调动控制,卫所制度导致各个武将自身后勤能力非常有限,就连现在黄石也几乎组织不起千里运粮,更不要说般军镇。所以文官认为,只要能控制住沿途粮食补给,那就能进步强化对武将控制。
所以在崇祯朝纲纪废弛以前,大明地方官府般不肯直接把粮食交给带队武将,而是由他们做好食物,然后派遣地方兵丁衙役按人口供给。文官声称这样做武将就没有什机会贪污,但是,黄石认为这样文官就更容易贪污。
如果仅仅是这样做,那也还可以过得去。但随后大明文官又考虑到个新问题,那就是有没有必要给行军军队吃得太饱呢?文官集团普遍认为如果士兵吃得过饱,就很容易造成行动不便,这对于行军显然是不太有利,所以文官集团后来规定天只给过境客军提供吃两顿饭。
如果只是这样那还是可以忍受,可是大明文官集团很快又发现个潜在漏洞,那就是如果军队行军过快,天能经过两个县、甚至三个县,那士兵们就能吃到四顿甚至六顿饭,这岂不是被那帮丘八白白占便宜?所以大明文官集团就又追加条规定:当天到达军队不给饭吃,只有在本地停留天以后才可以让士兵吃饭,如此就彻底堵死军人“多吃多占”最后条路。
大明军队里面成员都是人而不是骡子,不能靠吃草为生,士兵们当然也希望尽可能地提高吃饭频率,所以即使是紧急情况下,大明军队在调动时也会走天、停天,以便保证士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