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时候为偏见问题寻找个总体上理论取向。
在之前章节中,们围绕刺激对象(stimulusobject)展开许多讨论。(从第6章至第9章,们讨论群体差异,可识别度和自防御特征发展。)们也就感知和认知群体差异过程进行深入探讨。(在第1章、第2章、第5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中,们探讨分类,预判本质是正常心理操作,辅以语言和刻板印象。)这种将认知聚焦于刺激对象上活动有时被称为现象学(phenomenological)水平研究。这种带有偏见行为(act)(第4章)取决于刺激对象被感知方式(即其现象学)。
在图11中,们可以看到之前所有章节主要处理都是两种研究偏见方法:刺激对象方法和现象学方法。有时,们也会从社会文化和历史角度看待偏见,尤其是在第3章、第5章、第7章。这是很必要,因为们群体规范,群体价值观,群体成员身份在个体心理生活发展中都扮演着持久而互相联系角色。在第14章至第16章中,们将更多地谈论促成偏见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
第17章至第28章中,们将讨论人格因素和社会学习作用。然而,们将如此多篇幅用于讨论这些方法,这个事实本身可能表明作者自己心中某种偏向。如果是这样,他恳请读者能够认识到他尝试是希望能够强调历史、社会文化和情境这些决定因素对偏见影响。作者希望本书能被视作对当下趋势种反映,即专家跨界,借助邻近学科方法和见解来更充分地解具体社会问题。但是即使是位涉猎广泛专家,也不免会过分强调自己最擅长领域分量。
图11以图表形式呈现现有研究偏见方法。们不希望轻视其中任何个方法,因为们无法借助任何单方法看到问题全景。针对方法争论是没有意义。
图11研究偏见缘由理论和方法论方式
(引自奥尔波特,《偏见:心理和社会诱因》,JournalofSocialIssues,SupplementSeries,No.4,1950)
当们谈论偏见“理论”时,们在说什呢?
们提出这个关于偏见理论是否旨在为所有人类偏见给出个完整、不容置疑解释呢?这并不实际。即使们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或是替罪羊理论,或是其他见解中会读到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感到其作者似乎把偏见问题整个说明白解释,然而,大多数“理论”都遵循着种规则,即它们提出者会吸引人们关注某个重要诱因,而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