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写完字在附近找两块小石头,把背包放在路
转圈,就能看见不少高校新生接站处,还没有打北京中医药大学牌子。
现在正是大学新生报道高峰,眼扫过去,就能发现来来往往人当中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提着大包小包脸兴冲冲样子,显然是大人送孩子来北京上大学。梅溪并没有着急离开火车站去学校报道,而是站在那里观察段时间,觉得这个时间、这种场合是个做“生意”绝好机会。
刚到北京第时间,梅溪想是怎利用眼下机会赚点钱。乡亲们凑钱虽然够他第学年学费,但是大学还要读好几年呢,还有其它很多费用,梅溪总不好意思继续麻烦乡亲,梅氏子弟走江湖都讲究自己混饭吃,北京是江湖,大学也是种江湖。
按照江湖术语,先是“看棚”,看准之后就要“开棚”——挑好地方摆场子。他选个地方,不在火车站广场中,而是离开广场向左走距过街地道不远处街边,这里人行道比较宽,也没挡住路旁店面,更重要此处来来往往人,大部分都是来报道大学生与家长。
梅溪大件行李都走火车托运,大学新生报道行李将会统被送到学校,不用学生本人到火车站提,他随身只背个不大旅行包。他从旅行包里取出根尺多长小竹竿,竹竿头用绵布包着块海绵。又取出个罐头盒打开,里面装是和水白灰浆——这就是他写字用笔和墨。
忘介绍,梅溪虽然刚刚高中毕业,但已经是位小有成就“书法家”,他书法可是得自“名家”真传——梅太公从小手把手教,梅家原孩子中只有他有这个待遇。用竹竿笔沾白灰浆开始在人行道上书写作品,颇有宋代欧阳公太夫人以荻画字风采。
“爸,你看那边,那人在干什?”
“咦?这是行为艺术吗?首都就是不样,出火车站就碰到传说中行为艺术家。……乖女儿,你看,这漂亮书法可不多见。”
梅溪正在专心写字,突然听见背后传来说话声。回头看,个四十多岁戴眼镜中年男子提着旅行包,包上还贴着北京大学新生行李标记,右手挽着位十八、九岁少女,看就是家长送孩子来报道。少女戴着秀气眼镜模样倒也可人,正眨着双好奇眼睛看着他。
“二位,不是搞艺术,是要饭。”梅溪露出歉意、很有礼貌微笑,向他们解释道。这时他书法作品已经完成,是篇声情并茂小短文,简要讲述个来自贫困乡村孤儿自强不息考上大学故事,介绍自己囊中羞涩处境,希望过路行人奉献点爱心,与人为善也是与善结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