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主义是向犹太民族主义倒退:“犹太复国主义本身就是个现代种族隔离实例。”对阿德勒来说,犹太人未来在美国,而不是巴勒斯坦,他曾说:“目光定格在阿勒格尼和落基山脉上清晨照耀微光,而非耶路撒冷山丘上笼罩不散晚霞,尽管它那温柔美丽。”
为把他世界观变成现实,阿德勒在1880年为劳工子女建立所免学费学校,叫作“工人学校”。除通常算术、阅读和历史科目,阿德勒坚持认为他学生应该接触艺术、戏剧、舞蹈,以及培养些在快速工业化社会中有用武之地技能。他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独特才能,那些没有数学天赋人可能拥有不起“做手工艺术天赋”。对阿德勒来说,这种洞察就是“伦理种子,们要做就是据此培育各类人才”。们目标是创造个“更美好世界”,因此学校使命就是“培养改革者”。随着学校发展,它成为进步主义教育改革运动展示窗口,阿德勒本人也受到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和他所信奉美国实用主义学派影响。
阿德勒虽然不是社会主义者,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工人阶级困境描述让他内心深受触动,他写道:“必须直面社会主义提出问题。”他开始认识到劳动阶级应该得到“公正报酬、稳定工作和社会尊严”。他后来写道,工人运动“是场伦理运动,全心全意地支持”。工人领袖们也对他热情投桃报李,新成立美国劳工联合会主席塞缪尔·龚帕斯也是纽约伦理文化协会成员。
讽刺是,1890年,由于学校学生数量过多,阿德勒不得不靠招收些自费生来补贴伦理文化协会预算。当许多精英私立学校对犹太人关上大门时候,大量犹太富商争先恐后地想让自己孩子就读工人学校。1895年,阿德勒又增开高中,并将学校改名为伦理文化学校(几十年后,学校改名为“菲尔德斯顿文化伦理学院”)。到1911年罗伯特·奥本海默入学时,该学校只有大约10%学生来自工人家庭。不过,该校仍保留倡导自由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价值观。那些来自伦理文化协会富裕赞助人家庭孩子从小就被灌输这样种观念:他们在为改变世界做准备,他们是传播现代伦理文化福音先锋。奥本海默就是其中位明星学生。
毋庸置疑,奥本海默成年后对政治敏感源于阿德勒在这所不起学校中推行进步主义教育。在他成长和受教育过程中,奥本海默身边男男女女都把自己视为世界进步推动者。从19世纪末到第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些年中,伦理文化协会成员在种族关系、劳工权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