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说,张择端名字在画卷上出现过。但那是在个叫张著金朝人题跋中提到:“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金明池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日。”
据素姐老师说,鉴定组就是凭这点认定张择端是作者,进而确认为是真本。严格来说,这种手法属于循环论证。张著说作者是张择端,所以这卷画是真;因为这卷画是真,所以张著说作者是对。
作者本人在呕心沥血作品上不留名字,却要等百年之后由个金人说出来历,这岂非咄咄怪事?
而且之前做过点功课,台北故宫藏有卷《清明上河图》,是清代画院五位画家在乾隆朝临摹仿制,其上有“翰林画史张择端呈进”题款。仿本尚且有此,真本岂会遗漏?
把照片和放大镜都放回到桌子上,身子朝后靠,闭上眼睛,思绪万千。
放大镜挪到同样位置,立刻顿住。看到那个赌坊里赌徒们五官清清楚楚,口型撮成圆形。
瞬间口干舌燥。
当年汤臣之所以能看破《清明上河图》赝品破绽,是靠赌徒口型。真本口型为撮圆,赝本口型为开口。
1951年真本原始鉴定照片里,赌徒五官已被污损;而在通行版本里,同样部位却恢复原状,变成撮圆口型。技术上,这不难做到,故宫有专门技师对画幅进行修补。但修补恰好发生在这关键部位,是不是有点过巧?看起来就好像是故意遮掩些什。
修补之前,赌徒到底是什口型?撮圆还是开口?
素姐说没错,这两点仅仅只是疑点,还不足以盖棺定论认定
觉得喉咙有些干,拿起杯子将里面橘子水喝半,继续翻找照片,很快翻到专拍题款特写那几张。
中国古代收藏家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在自己收藏画卷上留下钤印或题跋,写写心得体会什,跟现在去旅游景点随手乱刻“某某到此游”性质差不多。后人只要查看这些印记,就可以看出书画大致传承,和看个人履历差不多。
《清明上河图》第个收藏者是宋徽宗,他亲自题画名,还钤双龙小印。可惜这部分绢布已遭人盗割,早就看不到。好在其他题跋都在,个个数下来,从张著到明代大学士李东阳,再到陆完、严嵩,直到溥仪盖三印,历历在目,清清楚楚,记录这幅国宝坎坷历程。
可从头到尾数三遍,有个人题款却始终找不到。而这个人,本该是不可或缺。
就是这幅画作者,张择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