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明白,户帖真正功能,是把居民禁锢在原地。只要人锁住,朝廷想挖出藏匿田地,还不是句话事?他们现在开垦隐田越多,未来朝廷可以征税田地就越多。
比如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下旨宣布:“陕西、河南、山东、北平等布政司及凤阳、淮安、扬州、庐州等府民间田土许尽力开垦,有司毋得起科。”听起来不错,从洪武十三年开始垦荒土地可以不用交税。但再仔细想,不对啊,很多人从洪武四年开始就开垦土地,洪武四年到洪武十三年期间新田,可就这被国家算进赋税。
缓行步好处还不止于此。
经过户帖推广这场全国大普查洗礼,朱元璋锻炼出大批精通计算又深谙基层内情官吏。他们具备清丈土地能力以及丰富地方行政经验,技术层面不存在障碍。
朱元璋这招以退为进,既缓解基层情绪,又推行政策,还锻炼队伍,为以后埋下伏笔,可谓前后勾连,举数得。这般手段
查人口,不去碰“清田”这根高压线。只让百姓把手里田地面积写清楚,官府做个账面统计,就得。
可是不清丈土地,又怎知道它们面积和产出呢?就算让百姓自行申报,也得有个参考吧?
朝廷用个巧妙民间土法来估算。这法子原来在金华地区盛行,以产量来估田亩。割麦子时候,三捻为把,每二百四十捻或八十把折为石。每六十束稻草,则为担谷。拿这个经验公式推算,肥田每亩收谷四担,瘠田两担,可以从产量粗略推算出土地面积。
这个经验公式适用于江南地区,北方物候不同,算法也有所不同。比如说有个姓王秀才在山东诸城推行叫折亩法:具体做法是设定个基准单位,叫作税亩,好地亩顶税亩,次点地,两亩顶税亩,再次地,三亩才折亩。通过这种做法,尽量让税赋公平点。后来到明中后期,折亩法被发扬光大,通行全国,不过那就是后话。
无论是金华经验公式,还是诸城折亩法,都是折中之举。朝廷无法核田,又要保证税收正常运作,只好采取这种粗疏权宜之计。
朱元璋退这步,非常重要。
不清丈土地,百姓抵触情绪会减轻很多。朱元璋抓大放小,先把户帖给推行下去。他甚至还主动下诏,鼓励垦荒,说新开发土地不予起科。
百姓听,好啊!旧田地官府现在不追究,新田地还不用征税,那还不多干点?元末抛荒大量田地,在这个时期被重新垦殖,生产力迅速恢复。
至于户帖,官府说什咱能填什,反正是免费。
老百姓觉得自己占大便宜,却不知道朱元璋算计更长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