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朱元璋手里还有军队,如果要强行清田,也未尝不能。但村县可以镇压,总不能每村每县都要靠,bao力解决。天下初定,民心未附,这硬搞,必然激起大面积变乱。
作为名出色政治家,朱元璋表现出相当大弹性:既然做不成,就先退步呗。
退步,海阔天空。退步,十年不晚。
所以在洪武三年开始户帖大登记中,他决定只专心普
地,利益关系牵涉极深。当年元廷屡次想在这里清丈土地,结果“缘以为厉民,至有窃弄兵戈子草间者,上下忧之,遂不克竟”,愣是被当地人给搅黄。后来官府和当地豪强达成个默契,你好好配合建土地册籍,准不准另说,不深究你隐报土地,各自卖个面子,相安无事。
这个复杂地方,朝廷却只派百六十四人,撒下去连个水花都瞧不见。
史书上记载周铸他们事情办得还不错,说“父老咸喜其清明果决,竿尺有准,版帐(账)不欺”。还有凑趣文人写首诗:“天子龙飞定两都,山川草木尽昭苏。三吴履亩难为籍,四海均田喜有图。”
【注释】
父老咸喜其清明果决,竿尺有准,版帐(账)不欺:语出名士杨维桢《送经理官成教授还京序》。成教授,即前济宁郡教授成彦明,此次与周铸同行,前往浙西核田。当地有名望老年人都十分喜欢这些督查员,觉得他们办事清明、果断,丈量田地时很有规范,编绘鱼鳞图册也十分准确,与实际田亩相符。
天子龙飞定两都,山川草木尽昭苏。三吴履亩难为籍,四海均田喜有图:此乃杨维桢采民谣整理成诗,名为《送经理官黄侯还京序》,黄侯,乃黄万里,也在此次前往浙西核田之列。杨维桢为元末明初之人,诗中洋溢着对新朝治土有方、编绘出鱼鳞图册欣喜之情。大明天子龙飞九五之尊,定下南北两都,山川草木都恢复生机;三吴本是难以实地考察、丈量之地,田亩难有籍册,如今,经过这次大规模测量,四海之田亩都能有图有据啦!
至于实际效果嘛,周铸有个同行者叫成彦明,他留下段工作记录:他负责松江府下三十八都、二百十五图。个人要兼顾这多地方,其核田清丈成色,怎可能靠谱。
可见“竿尺有准”云云,无非是跟当地达成某种默契罢。你自己报上来,给你写下来,大家都别深究。
这还是在大明统治核心地带,至于外围各地,更是鞭长莫及。
事实上,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形势上,洪武初年朝廷没法彻底清丈全国土地,更别说给土地分级。对此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里特意强调过:“国初定赋,初但据时地之荒熟起科,未尝有所厚薄于其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