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凳,茶房里黑瓜子、白瓜子、沙窝萝卜、大碗儿酽茶应俱全。老板蔡九爷是这行里虫儿,从小在这间书馆里长起来,尽管没上过学房,却是张嘴段纲鉴,闭嘴个典故,能赶十三道大辙,说梦话都往外冒定场诗,后来接他爹买卖,干得如鱼得水。他这个场子向来只请最厉害说书先生,腕儿大名响,能耐也压人。天天坐着洋车过来,掐着点儿到书场子,甭管台底下坐多少听书,等得如何心急火燎,先生也是不慌不忙,下后台,由托茶壶捧大褂小徒弟伺候着,不紧不慢穿上大褂,身上连道褶儿都不能有,扣子系到嗓轴子,内衬小褂必须露出道白边,再端上茶壶饮透嗓子,才肯迈着四方步登台,到书案后正襟危坐,摆好扇子手帕应之物,还得把怀表掏出来放在书案上,明着是为掌控时长,实则要显摆显摆——镀金表壳上嵌珍珠画珐琅,镂雕盘肠纹饰件,明晃晃亮闪闪,懂行看便知,准是从宫里倒腾出来,市长他爸爸都未必有这块!再往先生脸上看,那叫个不苟言笑,瞅见虾仁儿都不带乐。台底下满坑满谷坐两三百位,有位不看他,他手里小木头也不往下摔,要就是这个派头。说都是才子书,讲究“关门落锁、滴水不漏”,不敢说高台教化,最起码劝人向善,言不在多,贵在画龙点睛。听书要求也高,边听边摇头晃脑咂摸滋味,那都是拿尺子寸寸量着听,差丁点儿也不成。
随着地道外天比天繁荣,各类书场、书社、书棚、茶楼、明地与日俱增,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书场子抢人拉客情况比比皆是,登报纸、上电台、发传单、贴广告,明不行来暗,文不行来武,只差找几个“大摩登”站在门口扭屁股。也有书场子另辟蹊径,专聘遭难、沉泥儿里江湖艺人,此等人演出时往往更卖力气,这也是经营之道。说书之间更是艺人相轻,真有那嘴头子厉害,端个大碗挑你几句要命毛病,后半辈子也没人听你说书。还有仗着势力独霸方“寸地王”,同行当中称为“书霸”,勾结地痞流氓,还不乏专靠滋搅艺人为生“戈挠”,流里流气,趿拉着鞋,敞胸露怀,讲打讲闹,最会欺负老实人,占住处“火穴”,再通过拜把子、认干爹之类手段形成垄断,那叫个沉稳准、蔫坏损,不是本门本户,谁也甭想吃这碗饭。
咱再把话说回来,不管同行之间怎竞争,老百姓是谁家书好去听谁家,哪个先生有抓魂儿东西,钩住听众腮帮子,书场子生意才好做。蔡老板为此绞尽脑汁,恨不能找些个前五百年、后八百载、没人说、没人会、断香烟、额勒金德[1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