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女婿,曾国藩都不太满意,尤其是罗兆升事发生后,他心里更是恼火:倘若不是夹杂着这个花花公子在内,怎可能会受裕祺挟制?这个事情早晚都会传出去,必将是生中盛德之累。他把女儿、女婿叫到跟前,告诉他们作好准备回湘乡。纪琛不愿意离开娘,婆母刁悍,她有点畏惧。罗兆升则巴不得离开江宁,那次把他吓怕,他怕哪天会不明不白地被人抛尸荒郊。
也许出于爹娘疼满崽心理,曾国藩特别喜欢这个满女。
他看满女长得脸宽厚和平福相,愈加感到要慎重地为她选个有出息、靠得住夫婿,以弥补她几乎自生下来就缺乏父爱不足。
曾国藩又亲手为媳妇和女儿们订个功课表,分为四事。食事: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二衣事:巳午刻,纺花或绩麻;三细工:中饭后,做针黹刺绣之类;四粗工:酉刻后做鞋或缝衣,直到二更收工。他怕自己离家后,女儿媳妇们不能切实执行,于是又在功课后写上段话:
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不可,妇女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不可。吾已教训数年,总未做出定规矩。吾即将北上剿捻,特定此日课,请夫人督促,亲自验功。食则每日验次,衣事则三日验次,粗工则每月验次。
每月须做成男鞋双、女鞋只。吾回江宁后,当作总验。家勤则兴,人勤刚健。既勤且健,永不贫贱。
还有件大事没有完成。
老九回籍后,曾国藩勉励他百战归来再读书,而他从小就对读书缺乏兴趣,这点,做大哥自然清楚。眼下老九虽处境不利,但他毕竟立大功,又以巡抚之高位开缺,且年富力强,今后必有再起之时。翰林出身大哥有责任帮助兄弟在学识文章方面提高步。这半年来,曾国藩从前代著名奏疏中选匡衡、贾谊、刘向、诸葛亮、陆贽、苏轼、朱熹、王守仁等人十七篇,摹仿经筵官给皇上讲经形式,对每篇疏从内容到行文分段予以详细批解,最后又给个总评,并针对此篇再阐述段为文之道。曾国藩自信,当今天下,上自帝师,下至乡塾,能对历代名奏疏分析得如此深刻精细人不多。他从心里乐于做这件事。他要以此作为酬谢九弟礼物。
从咸丰三年在长沙办团练算起,到现在整整十四年过去。十四年战火生涯使他深深地懂得,在战事上自己实际上是不行,不要说沙场上挥戈驰马、身先士卒,他个文弱书生根本望尘莫及。这点,当然不能苛求于带兵统帅,但如果具备,如像岳飞、戚继光那样,就能在士卒中更有威信,这且不说。统帅最应具备熟读兵书、洞悉全局、知己知彼、多谋善断、上知天文、下识地理、审时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