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出奇制胜等等才能,历次失败已反复证明自己或不具备,或尚欠缺。过去在翰林院,常觉得自己可以做诸葛亮、李泌类人物,现在看来,那真是文人孟浪。正好比李太白样。诗文中豪言壮语横扫切,古今英杰都不在他眼里,其实并没有处理世事能力,以至于卷入永王造反漩涡,险些丢性命。曾国藩常常想,倘若自己有诸葛亮、李泌、裴度、王守仁那样统帅之才,金陵早就攻下,长毛也早就平定,用不着等到同治三年。要说自己在这方面还有点长处话,那就是尚有自知之明,注意网罗将才,并放手让他们去干。前期靠是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胡林翼,后期靠是彭玉麟、杨岳斌、鲍超、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荃,尤其功劳巨大就是自己这个胞弟老九!他真感谢父母送给他这样个争气好兄弟!正因为老九不可磨灭功勋,使得他这个统帅在世人面前维持住应有体面。出于感激,在汪海洋等残部消灭后,朝廷要曾国藩再报个儿子履历给予荫封时,他没有报纪鸿,却报曾国荃长子纪瑞。也是出于感激,他要辅导弟弟读书作文。这半年来,不管事情如何多,精力如何不济,曾国藩对此丝毫不怠。
他原想先批奏疏,再批古文,再批诗词,他甚至还想为九弟批几部小说。当时带兵将领大多喜欢读《三国演义》。
曾国藩讨厌这部书,他认为书中讲打仗事纯粹是胡扯。他看重是《红楼梦》《水浒传》和《阅微草堂笔记》。尤其是《红楼梦》,把人情世态写得那样入木三分,常令他拍案叫绝。
他知道曹霑是前江南织造曹顺儿子,还特地到江宁织造局去仔细地查看过署中花园,寻觅大观园旧迹,并兴致勃勃地向织造春年询问曹家旧事和五次接驾盛况。关于这三部书,曾国藩有不少感想,他也想与弟弟笔谈。现在又要出征,只得搁下。为表示对这件事重视,他要纪泽将已完成奏疏批解部分,恭恭正正地用小楷誊抄好,命人送回荷叶塘。
曾国藩对儿子学问文章都不太满意,令他满意是儿子书法。纪泽从小好写字,他也便有意在这方面加以引导。
十四岁离京时,纪泽已打下扎实基础。后几年虽不能当面指点,曾国藩也常在家信中耐心地向儿子传授写字要诀,并时常要儿子寄字来由他批。儿子字深得二王阃奥,端秀飘逸,时下大*员家里子弟,很少有几个写得出这样好字来。只是笔力不足,秀逸中缺乏刚劲之气,正如他为人样,这大概秉于母亲天性。这点。曾国藩知道无法改变。因此,他不希望儿子今后当大官,尤其不能插手兵事,倘若能中进士点翰林,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